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行业动态    宜昌宗教

宜昌宗教

阅读量:3884937 2019-10-28


宜 昌 宗 教

东山寺(图片来源于网络)
宜昌宗教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在宜昌传播最早、影响最大的是佛教;其次是道教,而道教的最大影响则在民间。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1877年,宜昌对外开埠,外国列强进入宜昌。从此,西方天主教、基督教在宜昌便以强势传播、蔓延,影响面极深、极广;并在某种程度上,使宜昌的宗教带上了殖民主义色彩。
一、佛教
有史可鉴的宜昌最早的佛寺,是宜昌城区的兴福寺,建于汉代。这就是印度佛教传入宜昌之始。自唐、宋以来至民国年间,宜昌境内寺庙繁多。据民国二十五年《宜昌县志》统计,宜昌城及周边地区尚存、或尚有遗址的佛教大小寺庙达189座(包括佛、道兼容之寺庙);其中,城区寺庙28座。城区影响较大的佛教寺院有东山寺、普济寺、慈云寺、灵泉寺(位于石门洞)、古佛寺、居士林。东山寺始建于唐代,位于宜昌城区东山,居高四望,宏丽壮观,历代香火旺盛。普济寺、慈云寺建于明代。普济寺常住僧六七十人,香火兴旺,一度为宜昌城区的著名丛林。古佛寺、居士林均建于民国年间。居士林创建时,有林员200余人;林内建有大悲塔、放生池,香火极盛时,前往修行的佛教信徒达1000余人。
宜昌各县佛教也十分盛行。据统计,枝江全县曾有佛教大小寺庙111处,至1949年尚存寺庙69座,僧尼711人;长阳县有迹可考的佛教寺庙47座,至1949年尚存完好的寺院7座,有僧尼约200人。自汉代至民国年间,当阳大小佛教寺庙之多已难以统计;1949年,尚存、颇具规模的佛教寺庙14座。1949年,宜都有佛教寺庙庵129座,其中较大的寺庙20座。隋唐以来,远安有佛教寺、庙、庵40余处,至民国初年仍有30余处。民国初年,秭归有佛教寺庵21处。
宜昌尚有一批在历史上颇有地位和影响的著名佛寺。如当阳玉泉寺、三星寺(位于河溶,为唐代天文学家一行和尚所创建),枝江江口弥陀寺,远安鹿苑寺等。
当阳玉泉寺是中国的佛教圣地之一,为隋代高僧智顗于开皇十二年(592)创建,是中国佛教第一个宗派——天台宗祖庭之一;又是唐代高僧神秀所开创的禅宗北派的祖庭。唐、宋、明、清时期,是玉泉寺的鼎盛期。这里高僧云集。隋唐,有智顗、灌顶,有大唐国师神秀、恒景,有一行、普寂;宋代有慕容、务本;明代有无迹。在唐代,玉泉寺另拥有著名别院度门寺、大通禅寺。时,玉泉寺常住僧达1000余人,集会达3000余众。其与天台国清寺、摄山(今南京)栖霞寺、山东灵岩寺并称为“域中四绝”。北宋时“为楼者九,为殿者十八,僧舍三千七百,星环云绕”,被誉为“荆楚丛林之冠”。清代,号称为“八堂十三家”,常住僧达800余人。建国后,当阳玉泉寺及北宋玉泉寺如来舍利铁塔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枝江江口弥陀寺,创建于唐代。民国年间,枝江县佛教协会重建弥陀寺,占地11000平方米,寺院建筑宏伟壮观,纳四方弟子五六百人,是唐、宋以来鄂西著名佛教丛林之一。
宜昌佛教的佛事活动以寺庙为单位开展。有日常佛事活动,即课、晚课和戒诵;节日佛事活动,有六月道场、佛与菩萨圣诞、成道日法会;专门佛事活动,即修建寺庙、雕塑佛像、传戒受戒、讲经说法以及念谱佛、放焰口等。
1912年4月,宜昌佛教会成立;1936年,该会进行了重组,有会员200余人。枝江、宜都,均曾建立有佛教会等组织。
1940年6月,日军侵占宜昌后,从城区到被占领诸县境,佛教寺院几乎无一未遭劫难。是年旧历7月16日,当阳玉泉寺25名僧俗惨遭日寇枪杀,寺藏珍贵文物遭洗劫,寺院被焚烧;幸存者大都离散。城区东山寺、普济寺、慈云寺等寺庙均被日寇飞机炸为平地。枝江沦陷后,弥陀寺被日寇辟为兵营、马厩,殿内工艺、法相法器、500罗汉等全被摧毁殆尽。抗战胜利后,宜昌各地的佛教活动逐渐得以恢复;所有著名佛寺如当阳玉泉寺、远安鹿苑寺、枝江弥陀寺等,均举行了悼念抗日阵亡将士及声讨日寇灭佛罪行的水陆法会;枝江弥陀寺的法会尤为隆重,参加法会的弟子500余人,信徒数以千计。
二、道教
道教是一种在宜昌城区,特别在宜昌各县广大民间,传播很广、影响深远的宗教。宜昌道教兴起于汉代,宜昌城区便有建于汉代的道观紫云宫。道士分全真、正一两派。全真派栖止道观,不婚配、禁荤食,俗称“出家道士”或“道人”;以“真功”、“真行”为修炼宗旨。正一派不忌荤,可娶妻,不讲求内功修炼,意在外出施法、开坛、收徒;一般不出家,俗称“在家道士”。宜昌境以正一派道士居多,邑人、乡民多崇信之,故在宜昌城区及各县广大乡镇民间,道士法事繁忙、香火兴旺。
据民国《宜昌县志》统计,旧宜昌城及周边地区(即旧宜昌县境),有道教观庙33座。长阳、五峰、宜都、枝江、当阳、远安、兴山、秭归等县均是道教盛行的地区。长阳全县,截止1949年,尚保存及有迹可考的道观达80余处;其中,县内道教活动中心尚有鸭子口区天柱山祖师庙、磨市区石柱观、贺家坪区云台观、都镇湾区三清观等。据统计,至1949年,远安尚存道观28座,当阳道庙观14座,枝江11座,秭归12座。
宜昌著名的道观有远安鸣凤山,长阳天柱山祖师庙及石柱观,宜都凉山金顶庙,当阳紫盖寺,秭归流来观等。
远安鸣凤山是鄂西最大的道教圣地之一。鸣凤山,海拔402米,丹霞地貌,巍峨、峻拔,山势陡峭。有3条神道从山脚通达山顶。其中,南北两条神道系在陡峭的丹岩上各凿成的石梯路;南路石阶988级,北路石阶1788级。有“小华山”之称。道观所在主峰,有“头天门”、“二天门”、“朝天门”、“南天门”。神道沿途有“灵官殿”、“蚕神洞”、“清风亭”、“醉仙台”、“明月阁”、“聚仙台”、“炼丹台”、“西天池”、“香水池”、“莲花池”、“太乙关”、“南岩宫”、“太阳宫”、“凤鸣楼”等古迹名胜。
鸣凤山道观,始建于南朝梁武帝时(约502年至549年),今有“紫皇宝殿”匾额上记有梁武帝年号为证;已有1500余年历史。后经历代扩建;至清咸丰十年(1860),募捐重修。依山次第,计三层(建筑)五殿。主体建筑为真武大殿(又名“紫皇宝殿”),即正殿,位于主峰巅,计五层、高十余丈,建筑面积180平方丈。真武祖师和玉皇大帝的金身塑像端坐在殿中央;800灵官金身塑像端列于两旁。殿中供法鼓一面,直经6尺,鼓面绘八卦太极图,鼓响如雷,方园10里可闻其声。殿顶由各地香客所捐赠2000余块青铜瓦所盖成;屋脊正中镶嵌斗大玉珠一颗。另四殿为雷公殿(元鹤楼)、观音殿(长春楼)、父母殿、王爷殿。另有文帝庙、玉皇阁、三清观、关帝庙等主要建筑。
鸣凤山道观,属武当山全真教子孙观,由武当山龙门派在此主教。道人及信徒以全真教斋醮科仪在此进行修炼,以老子的《五千文》、《玉皇经》、《清静经》为主要诵经。唐、清两代,为鸣凤山道教的最兴盛时期。在历史上,向有“远朝武当,近朝鸣凤”之说。自清代道光年间至建国前夕,荆州、沙市、沔阳、宜昌、襄阳、恩施以及河南、湖南等地的信徒前来朝拜者络绎不绝。特别是在上香时节,山上有30余名道人在此轮流住教,仆人达200余人;每天接待香客达1000余人,多则5000余人。
长阳天柱山祖师庙,系鄂西南著名的道教圣地。始建于唐代,已有1300余年历史。清同治年间,当地绅士刘铭及宜昌员外郎黄泰来募巨资,仿鄂西北均县武当山道观修建九大宫观:即地母宫、玉帝宫、灵官殿、玉皇亭、玉虚宫、南岩宫、皇经宫、孟兰祠、忠恕门。供神像200余尊。有“中武当”之称。天柱山,海拔1445米,峰险岭峻。一条人工筑成的3000余级的石阶道,蜿蜒曲折、忽隐忽现,从山脚直达山顶。天柱山祖师庙香火的鼎盛兴旺时期,是明、清及民国时期;前来朝拜的湘、鄂、川、黔的香客,终年络绎不绝。1943年,日寇犯境,道观被毁;抗战胜利后,募巨资修复。
三、天主教
基督教包括天主教、东正教、耶稣教三大宗派。而耶稣教,又俗称“基督教”。宜昌有天主教、基督教两种。
清康熙四十年(1702),法国传教士约翰抵达夷陵传教,此为天主教在宜昌传教之始。同治九年(1870),湖北天主教被划为鄂东、鄂西南、鄂北3个教区,宜昌属于鄂西南教区。光绪三年(1877),宜昌对外开埠,天主教教士蜂拥而至。光绪六年(1880),鄂西南教区主教、意大利籍董文芳派副主教田大兴在宜昌滨江路、乐善街(今自立路)等处修建教堂。光绪九年(1883),乐善街天主堂、滨江路圣母堂等落成;主教董文芳、比利时籍神父祁栋梁从荆州迁至宜昌。至此,宜昌成了天主教实际上的鄂西南传教中心。光绪十五年(1889),天主教玛利亚方济名传教会(俗称白衣修女会)派修女来宜昌于二马路设会,开办圣母堂修道院。光绪十七年(1891),“宜昌教案”发生;圣母堂要筹办一所收容20名孤儿的孤儿所,教会中人员将小溪塔一名叫游腊枝的六七岁女孩诱骗、威逼到手后,先藏匿于一教堂,后藏匿于圣母堂内。女孩家长与教会及圣母堂交涉,要求交还女孩,却遭否认、拒绝。最终家长及民众于圣母堂内找出了女孩,还查找出了被教堂残害的数名幼儿。愤怒的民众围攻并烧毁了天主教堂及圣母堂。腐败无能的清政府对民众实行了镇压,并向天主教赔偿白银175771两。天主教堂被焚烧后,教会于次年(1892)用赔款扩建和重建该天主堂及滨江路住宅,于江南十里红修建天主堂。光绪二十四年(1898),在下铁路坝(九码头原宜昌医专所在处)修建圣母堂女修道院及医院;光绪二十七年(1901),新圣母堂修道院落成。
1924年,鄂西南教区更名为宜昌教区;主教府由荆州迁至宜昌,主教座堂设于今自立路天主堂。1933年,因教徒日增,自立路主教座堂实施大规模重建,改建成具有罗马建筑风格的钢筋水泥结构大堂,建筑面积达2681平方米。该教堂是宜昌教区的中心所在,是湖北最大的教堂之一,所辖范围达17个县,信徒约3万人。
至民国年间,天主教于宜昌城区及周边地区有主教堂1座,分堂5座,圣母堂1座;办有学校4所(其中包括1所大学)、医院1座、孤儿所1个。计教徒1872人。
天主教以强势对宜昌各县进行了渗透,并无一县遗漏。清康熙、雍正年间,已有天主教徒于长阳担子山(今赵家堰乡境)定居。道光二十七年(1847),担子山堂口正式建立。光绪二十八年(1902),仿意大利教堂式建筑的石磙埫(由担子山堂口改名)天主堂落成。该堂口自1924年后,一度成为宜昌教区活动中心之一。抗日战争时期(此地系日寇非占领区),该堂口拥有境内外教徒1280人。天主教传入宜昌后,便迅速传入了枝江县城(今宜都枝城镇)、峰山岗、横店子等地。1910年,在峰山岗建起了枝江第一座天主教堂,历任神甫 8 人,有教徒171人;建立有“圣方济名会”、“公权进行会”等外国参会组织。后又在县城建成天主教堂一所,成为天主教徒活动中心。1911年,相继在江口、董市、洋溪、横子店等地修建了天主堂,有教徒47人,归峰山岗天主堂领导。一些青少年争相入教。至解放前夕,枝江全县有天主教堂6所,教会学校、医务所各1所,3个修会组织,有教徒321人。
至1949年,当阳县城玉阳天主教本堂已发展分会达15个,几乎遍及全县所有乡镇,教徒近1000人。宜都陆城,五峰龙潭坪、升子坪、仁和坪、清水湾,远安鸣凤镇,兴山建阳坪等地,均建有天主教堂。据不完全统计,迄止1949年,宜都有天主教徒约500人,秭归先后发展教徒137人,远安曾有教徒30人。这些县境内的天主教大都办有学校,主要教科书则是《圣经》。
宜昌的天主教教内有“十诫”、“四规”及7件圣事。7件圣事是:圣洗、坚振、告解、圣体、终傅、神品和婚配。每年大节日有4个:耶稣圣诞、耶稣复活、圣体降临、圣母升天。
四、基督教
自清光绪三年(1877)宜昌对外开埠后,基督教(耶稣教)英国长老会、内地会,美国圣公会、福音道路德会,瑞典行道会等,相继来宜昌设堂传教。这些教会在宜昌普遍建立了教区,随后到周边地区及宜昌各县、主要是平原地区县境传教。
苏格兰长老会在宜势力较大。1930年,该会在宜昌城南门后街建起了富丽宏伟的教堂——灵生堂,可容千余人,信徒达500余人;每做礼拜,听道学生、护士、居民千余人以上。城区的传教场所发展到4所:即献福路福音堂,西坝福音堂、灵友堂及南门后街灵生堂。此后,又在宜都、枝江、当阳、远安、松滋等县及董市、江口、淯溪、龙泉铺、双莲等地设立分堂,组成宜昌区会。1923年,基督教在远安先后建有礼拜场、福音堂;迄止解放时,发展教徒108人。长老会在枝江董市建福音堂一所,教徒30余人。基督教各派分别在宜都陆城建有福音堂、灵生堂、真耶稣圣堂;在枝城镇办有福音堂、洋溪办有布道所。瑞典行道会于光绪十六年(1890)便已在宜昌传教,光绪二十二年(1895)在宜昌修建一所礼拜堂;但其真正的发展是在民国年间。该会于1932年在宜昌北正街修建了福音讲堂及牧师住宅,并逐渐向当阳、枝江等地发展,先后于河溶、慈化、双忠祠、江口等地设立分堂和聚会所,组成中华行道会“宜昌区会”。
基督教在宜昌办有教育、医疗及慈善救济事业。首先在宜昌城区:光绪四年(1878),长老会先后在宜昌城区开办了多个识字班,这是基督教在宜昌办教育之始。此后在识字班的基础上办了一所德育小学。光绪十一年(1885),英籍牧师丁慰灵办起了一所华英中学。光绪二十三年(1879),长老会传教士穆秉谦、范迪凯在宜昌创办了一所哀欧拿女子中学,光绪二十六年(1900),美国福音道路德会教士欧亚伯在宜昌办起了一所圣灵女校及一所美华书院;后又在美华书院内设了一所师范及慈幼小学,专收穷苦儿童读书习艺。该会于1947年在宜昌中山路又办起了一所路德小学,开4个班,让更多的儿童入学。1920年,瑞典行道会在宜昌北门开设了一所务本小学;1949年,该小学校长刘本宽招收学生156人,多为平民子女。其次在平原地区各县:英国长老会在枝江董市办有初级小学一所;1921年在江口创办“真理小学”一所,教徒晏子为任校长,有学生100余人。1919年瑞典行道会在江口开办“行道小学”一所。宜都陆城福音堂牧师雷福安与宜都名医卢敏斋结合,创办了“宜都万国红十字会”及所属医院。1935年,宜都、枝江发大水,红十字会组织商办的沙(市)宜(昌)轮船公司“荆江”号小火轮往返于茶店与陆城之间,抢救灾民,搬运物资;后又在教徒和商户中募捐物资,前往百里洲救灾。
民国年间,宜昌城及周边地区计基督教会5个,教堂12所,教徒3000人。
基督教在宜昌办的圣事有5件:即洗礼、圣餐、婚礼、殡葬和圣职。最常举行的是礼拜,一般每周星期日举行一次,多由牧师主领。最主要的节日是“复活节”和“圣诞节”。
五、伊斯兰教
伊斯兰教自清咸丰五年(1860),随着回族人口迁入宜昌而传入;分布于宜昌城区及枝江、宜都等县境。宜昌城区穆斯林(即教徒)除回族人外,另有维吾尔族30人,哈萨克族5人。该教独认一主,不拜偶像。敬奉的经典是《古兰经》;规定念清真言、礼拜、斋戒、纳天课、朝觐为教徒必遵的“功课”。主要节日有“开斋节”、“古尔邦节”及“圣纪”。
宜昌城区有清真寺两座:1、天后宫清真寺。初建于清顺治年间(1644—1661),位于天后宫巷尔雅台侧,占地2823平方米。于清代曾三次扩建大修,使得古寺庭院楼角琉璃摩天、金碧辉煌。2、肖家巷清真寺。该寺于1926年建成,占地1000平方米。城区伊斯兰教自从兴起,宗教活动便持续不断。规模大至百余人礼会,小至数人礼拜或把斋,活动场所是清真寺。每座清真寺都聘请一位伊斯兰教学者担任伊玛目(俗称大阿訇),主持本寺宗教事宜,讲授《古兰经》,传播教义。
宜昌城区两座清真寺,于1940年,全都毁于日寇的飞机轰炸中。1946年,中国回教救国协会宜昌支会向中国善后救济总署争取到部分“救济物质”,散发给苦难回民。
枝江江口亦建有清真寺。清咸丰年间(1851—1861),清军鲍超部队中部分回族军士于豫南落籍后,因连年欠收、为苛税所逼而自汉水南下抵枝江江口落籍。他们筹巨资在江口镇修建了一座占地3000平方米、宏伟壮观的清真寺。江口清真古寺,是枝江唯一的伊斯兰教区,有教徒350人;也是鄂西最大的伊斯兰教寺院。
宜都伊斯兰教于清末由艾、马两家回民传入。民国初年陆续从山西、陕西、宁夏迁入20余户回民在陆城落籍。在陆城购得民房一栋,立清真寺,开展“主麻日”(星期五)聚礼、三大节日(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等会礼活动及人生(生日、婚配、殡葬)礼仪活动。1940年,宜都沦陷,教徒逃散,活动终止。

作者简介  袁在平(1944— )湖南资兴人,武汉大学中文系本科毕业。湖北省宜昌市群艺馆副研究馆员,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长期从事地方文史研究工作,曾为湖北省三国文化研究会理事。发表文史文章、学术论文,100余万字。为《宜昌文化志》(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副主编、首席主笔,《中国民俗志·伍家岗卷》(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总纂。
附、袁在平、龚新华伉俪《三峡史海钩沉录》名家点评
部分文章摘选
1、吴蜀夷陵之战  上2、吴蜀夷陵之战 下3、古城宜昌的变迁及其经济社会的发展   上4、古城宜昌的变迁及其经济社会的发展   下5、宜昌古近现代文化志略     一、史前古人类文化6、宜昌古近现代文化志略     二、先秦文化7、宜昌古近现代文化志略     三、汉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化  1.名人文人文化8、宜昌古近现代文化志略    三、汉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化  2.舆地籍记三峡及三峡民谣9、楚国始祖诸子百家第一人——鬻熊10、史海觅珠话夷陵  ——《三峡史海钩沉录》序言   上11、史海觅珠话夷陵  ——《三峡史海钩沉录》序言   下12、隋灭陈峡江荆门虎牙之战    上13、隋灭陈峡江荆门虎牙之战    下14、当阳长阪之战     上15、当阳长阪之战     下16、我所熟悉的袁在平先生17、土家抗英将领陈连升

在线QQ咨询,点这里

QQ咨询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