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洛阳铜加工熔铸现场,经常会看到一个娇小的身影出现在炉台和料场旁,或认真查看着、或记录着,与周围强壮的职工相比,她显得那么柔弱,但从她那专注的眼神和严肃的举止中,熟悉的人都知道,她又在为某项课题寻找解决问题的答案。
她,就是中铝洛阳铜加工有限公司主任工程师、工艺管理部工艺技术科业务副主管刘月梅。
在二十多年的技术工作中,她巾帼不让须眉,凭着一股不服输的韧劲,在铜加工工艺管理创新发展的路上,带领团队在企业技术开发、质量改进方面,克服了一个又一个难题,攻下了一道又一道难关,取得了可喜成绩,先后获得洛阳市巾帼标兵、中铝集团“劳动模范”等荣誉。近日,又被授予“中铝集团楷模”荣誉称号。
初心照亮前进路
刘月梅的成长历程,是一步一个脚印勤学实干走过来的。1992年,刘月梅从江西理工大学有色金属冶炼专业毕业后,分配到了洛铜。那个时候的她就一个想法: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好好工作,做一个对社会有用之人。现在看这个愿望真的很简单,功和利的东西很少,就像在一张白纸上要去完成最新最美的图画一样。就是这颗初心,促使她在科研和人生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报到以后的培训、实习,让她了解了公司发展历程、辉煌历史以及在铜加工行业的地位。随着工作的不断深入和见识的不断广博,刘月梅越来越深刻感受到,公司有大批资深熟练的操作工人,有许多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有国家级的技术中心和检测中心,有技术人员成长发展的好平台。她为进入洛铜感到自豪,热爱自己从事的事业,虽然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经历了这样那样的困难,但从来没有挫败过她对公司的信心,作为洛阳铜加工的一名技术人员,要与公司同呼吸、共命运、荣辱与共。
20多年来,她始终保持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勤于钻研和刨根问底的学习态度,无论在哪个岗位工作,都一步一个脚印,脚踏实地,讲奉献、有作为。
洛阳铜加工引进的立式连铸设备原来用于生产纯铜铸锭,随着产品结构调整,2014年开始用于生产某合金铸锭。最初两三年生产的带材经常出现分层起皮而产生退换货,公司的信誉受到影响,经济受到较大损失。针对这种缺陷,刘月梅带领攻关团队首先从工艺技术上进行分析,并一直在现场跟踪验证,找出了缺陷产生的根本原因;又与团队人员开展“头脑风暴”,不断在思想上反复碰撞,提出了溢流工艺进行试验生产思路,并对溢流生产中各种难题细节都制定了相应对策。在各级人员支持下,经过半年的反复试验、完善、验证,2018年,生产纯铜的溢流技术成功突破性地推广到铜合金连铸生产上,有效解决了该铜合金带材分层起皮的缺陷难题,生产效率提高了25%。该工艺成为铜加工行业熔铸工艺创新的里程碑,每年为公司增效100万元以上。该项目获得中铝集团第二届创新创意大赛三等奖。
熔铸厂无氧铜炉炉长、高级技师赵海华是该项目组成员,提起那段经历,他感慨道:“在试制阶段,刘工与大家一起,经常24小时跟班作业,始终坚守在现场,随时与一线员工进行沟通。无氧铜炉浇注箱口温度高达二百度,站一会浑身都湿透,人都快要窒息了,但为了收集数据,观察状态,她每班都要上去好几次。”
创新工艺应用以后,这个合金牌号再没有发生由于分层起皮问题引起的退换货。
近年来,不断有各种同行企业向刘月梅伸出“橄榄枝”,高薪聘请或当技术指导,承诺给予丰厚回报,但都被她一一婉拒。有人说她傻,放着“大钱”不挣,只知道拿这份死工资,还拼死累活地傻干。但刘月梅深情地说:“人生路上会充满各种诱惑,但要想想自己的初心是什么。我能够取得一些成绩,是公司培养了我,给了我平台,我不能做对不起企业的事!”
工匠精神破难题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以匠心精神直面困难挑战,用新思路、新技术、新工艺,提高稳定产品质量,是刘月梅刻在骨子里的工作习惯。
“只有经历和积累到一定程度,才能迎来量变到质变的飞跃。平时多做一点,修炼一身自我驱动的好功夫,才会有卓越的表现,真真正正地付出心血和汗水,才会获得工作上的每一次成功。”刘月梅明亮双眸中闪烁着自信的光芒。
2014年,刘月梅担任某材料项目研制负责人。该材料多应用于高端连接器件及新能源汽车上,市场应用前景广泛。但铸锭生产技术难度大,成品率极低,成为整个材料开发的瓶颈。
刘月梅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她和团队一起,每天跟班生产、进行分析研究,探讨解决方法,多次调整生产工艺,始终无法解决。刘月梅愁得夜不能眠,用她自己的话说:“脑袋快要想破了。”但效果一直不理想,试制陷入僵局。
关键时刻,刘月梅把项目团队的同志叫到一起,用小说《狼图腾》里的故事鼓励大家。她说:“我们要用狼捕猎物的坚守精神来搞项目,想要的结果早晚都会有的。”
在公司的全力支持下,刘月梅组织召开技术攻关专题研讨会,大家集思广益,对问题进行梳理,明确了问题症结,大胆采用了以前没有用过的新技术,一举解决了这一难题,使该材料开发最终取得了突破。这项技术还在其他产品上得到应用,给企业带来了丰厚的回报和效益。
这一新材料成功研制,打破了重要基础功能材料制备技术被发达国家垄断的格局,使公司成为国内最先、目前唯一能生产该产品的厂家。该项目获得中国铜业2018年总裁特别奖。
某型号白铜材由于用途特殊,对碳含量要求严格,多年来因熔铸碳含量控制难及加工成品率低,造成现场积压几百吨旧料,一方面沉淀大量资金无法流动,另一方面还要补充资金购买新金属生产保证合同。
按照传统思路,似乎无法取得突破。
刘月梅用一颗“匠心”来对待这一难题,她和同事们一起,从研究现有工艺入手,开展头脑风暴。她敢于逆向思维,打破常规,寻求解决问题途径。
刘月梅带领熔铸技术攻关团队,查阅了大量资料,对熔铸生产工艺技术进行颠覆性改变,制定新工艺不断进行试验生产。在试验过程中,她和大家一起倒班跟料,关注操作细节和铸锭的变化,及时交流出现的问题和处理办法,经过近半年试验,成功突破了碳含量控制及全旧料生产工艺重大技术难题,碳含量合格率提高15%以上,质量控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这一成果也获得2017-2018年中铝集团“银点子”合理化建议奖。
当向她请教成功经验时,刘月梅若有所思地说:“工作这么多年来,也遇到过很多非常顽固的问题,想尽办法仍无法解决。可是当问题解决之后就会发现,原来“没有办法”或者是“已经是极限了”的想法,根本就是给自己找放弃的台阶和理由,就是没有像工匠那样去执着追求。其实所谓的“难”,只是自己没有再往前坚持。最后的胜利,往往在于再坚持一下的努力之中!”
傲霜斗雪暗香来
一年四季天天围着炉子转,在火与水的交织中,完成从高温熔体到合金材料的巨变,这是对熔铸专业的形象比喻。在这个男人成堆的行业中,相伴的是烟熏与火燎、汗水与辛苦,然而就是在这样艰苦的环境里,一名文文静静的女同志瞄准高端、对标前沿、紧盯市场、扎根现场,干出了一番突出的业绩。
“有梦想谁都了不起,但要把梦想变成现实,是要付出艰辛努力的,否则梦想只是个空想。作为一名技术人员,只有紧紧围绕工艺技术核心工作,发扬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才能不断作出新业绩,实现自我价值。”这是刘月梅在2019年洛阳铜加工“与劳模面对面”青年座谈会上说的话,也是她多年实践的写照。
引线框架材料是信息产业不可或缺的基础材料。从90年代第一代铜基引线框架材料C19210研制生产,到21世纪初用户要求不断提高,作为经历多代框架材料制备技术研究的技术人员之一,刘月梅对框架材料有着深入研究。
洛铜是国内第一家开发出某型引线框架材料,并具备全流程生产能力的企业。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产量一时还不能满足国内市场需要。为此,公司决定在新引进的熔铸设备试制该材料,这也是刘月梅在熔铸新线正常运转后孜孜以求的梦想。
为了圆这个梦想,她平时抓住机会就进行技术储备,但当工作全面展开时,还是感到“压力山大”。因为在这么大的炉子上生产,一次要铸出20吨铸锭,一旦出现废品,企业损失很大。当时新线只有刘月梅一名熔铸技术人员,这种压力和圆梦的动力,使其在每轮试制周期,一直白班连四点在现场观察生产过程和操作细节。她对研究“痴迷”时,脑海中从没有上下班、节假日的时间概念,完全沉浸在琢磨分析中,错过吃饭时间是经常的事。同事们见她这样投入,有时就主动给她带些吃的,有人开玩笑地说:“再这样下去,你就呆了”。
刘月梅通过自己的潜心观察和研究,在现场应用前期积累的数据和经验,对大容量炉子上的成份控制,铸锭质量控制操作进行指导,一次性获得了熔铸生产的成功。她又跟踪到铸锭热轧开坯,调整优化熔铸工艺,根据开坯情况及时调整铸造及铸锭加热工艺和铸锭质量,解决了该铸锭热轧开裂、表面夹渣及材料起皮掉渣、内应力大等问题,使公司生产该型框架材料在新的高精度电子铜带生产线彻底贯通。同时为后续转回老线其它设备生产打下了良好的技术基础。2017年,《大规模集成电路用铜基引线框架材料的关键技术及产业化》项目,获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进步壹等奖。
这些年来,刘月梅共获得科技进步奖20余项,其中省部级7项,国家专利3项。
“我们工程技术人员应珍惜难得的机遇,不惧困难迎难而上,潜心深入研究。”刘月梅深有体会地说,“公司每次产品升级都是一次难得的机遇,在扩大产品结构、给企业带来良好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培养了一大批工程技术人员。”
百花齐放春满园
小成功靠自己,大成功靠团队,抱团才能打赢天下。这是刘月梅坚守的信条。
在某高强高导合金带材研制中,刘月梅扑下身子到一线,了解现场的设备情况,想方设法把工艺指导和工人师傅操作融合,总结采集一线的经验和数据,反复琢磨整个工艺过程的关键控制点,寻找解决问题的“牛鼻子”。
在她的组织带动下,项目团队骨干个个舍小家顾大家,无论白天深夜,现场过料随叫随到,一人有事另一个马上补缺,从来没有人抱怨苦和累。为了深入了解材料性能,找到更准确的工艺参数,大家经常通宵达旦做试验。遇到技术难题,大家一起梳理讨论,从现场数据到理论分析,技术研讨会开了无数次,从铸锭研制到最终材料交付,攻克了成份设计及控制、铸锭气孔、材料性能控制等多项关键技术难题。同时,她们针对不同成份、不同用户使用要求设计不同工艺,最大限度地利用材料的同时,也达到用户满意,真正做到了精细化的生产技术管理,各项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刘月梅从不保守,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经验和技术传授给年轻同志。创新工作室成员井晓通,2018年大学毕业来到公司,在刘月梅的悉心指导下,业务上很快就能独当一面了。
“刘工在传授专业知识时总是先让你自己思考,说出自己想法,为什么这么想,然后再告诉你这样做为什么错为什么对,让你深刻理解牢牢掌握。” 这是刘月梅给小井留下的深刻印象。
小井还记得,今年夏天,在解决硅青铜铸锭质量问题时,刘月梅不小心崴了脚,正常情况需要休息几天,但是她只是休息半天就又回到生产现场坚持工作。刘月梅对待工作的态度,让小井深受感动。
2018年,刘月梅创新工作室被授予首批“中铝集团职工创新工作室”,她努力把工作室建成一个充满激情和智慧的创新团队,让大家发挥各自的专业特长,遇到难题一起分析讨论,出主意想办法,在工作中你追我赶,夜以继日奉献,专注技术细节,稳步提高工艺指标控制能力。
一些年轻技术人员在遇到技术难题产生畏难情绪,流露出放弃的想法时,刘月梅就对他们说:“结果证明能力,没有结果一切都是空谈。赢得结果,是公司生存发展、基业常青的根本保障。放弃了对结果的坚定追求,就是放弃了生存的根本。”
截至目前,刘月梅创新工作室完成创新项目8个,解决各类技术难题近20个,培训职工480余人次。在解决各类难题的同时,团队成员基础理论与实践应用相结合的水平以及技术创新能力得到了提高,3人晋升技术职称,4人获得各级荣誉称号。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刘月梅用梅花报春的顽强和执着奉献,诠释着中铝人“励精图治,创新求强”的精神。在成绩和荣誉面前,她没有止步,而是更加脚踏实地,精益求精,把匠心融入生产过程每个环节,追求精准,勇于突破,为提升企业品牌形象默默地奉献着,创新之路,行稳致远。
她把自己的追求给我们打了一个形象的比喻:沉下心来,要在铜加工这块优良的田地里,结出一个硕大的、甜蜜度极高的果实,实现更大的丰收!
(韩小虎 许利民)
来源:中铜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