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行业动态    滦镇街办村史,每个村子都有(下)

滦镇街办村史,每个村子都有(下)

阅读量:3628704 2019-10-21


文献来源:《西安村落记忆》,西安市地方志办公室编,陕西新华出版传媒集团  陕西人民出版社 2015年12月。
花苑( 园) 村
位于沣峪口以东约4公里,新环山公路以南。230户,750人,耕地600亩(已出租540亩),果园300亩,自古以来就是名副其实的花果苑。主产小麦、玉米,果园盛产柿子、桃、杏、樱桃等。
属于秦汉上林苑区域。民谣流传:秦始皇,上林苑,北起渭水南到山。汉武帝,还嫌浅(窄小),周至蓝田连成片。经西汉末年战乱,上林苑逐渐废弃,变为农田。
据传,花苑村东门外,原有一块约五尺见方,高三尺的大石头,名叫“异石”。为东汉建武三年(公元27年),光武皇帝刘秀派大将军冯异平定关中时的遗物。时值关中灾荒大饥,一斤黄金只能买到5升豆子,上林苑杂果成熟,士兵无令,不敢摘取,冯异站在此石上发令让士兵摘果充饥。唐时修翠微宫,未敢轻动此石。清末碎毁。《长安县地名志》所记载的“相传(花苑)村建于唐大中元年(847)”之说,似乎可认为是该村的重建。新莽后,上林苑废置时,有饥民游栖,成村子雏形。
由鸭池峪经花苑南到大新村东,有一道长约2500米,宽30米的河流,向北是一望无际的关中平原。唐初,建翠微宫下苑,重新修浚,与金沙河汇合后向西北流入洨河(潏河下游),当时村民是茅屋荆扉,散布在河两边,繁衍生息。村东门外尚存一棵唐槐,高约20米,胸围2.5米,冠覆3分地大,由翠微宫的总设计师阎立本栽植于唐贞观二年(628),初名“贞观槐”。传说李世民的文德皇后玉体失和,久医不愈,其槐枝枯,太宗命玄奘率僧民300人在翠微宫安善殿“诵十天十夜”大般若经,皇后病稍愈,其槐转枯为荣。贞观八年(634)皇后复病,孙思邈医药用尽,仍不见好转,贞观十年(636)去世。在此期间,贞观槐一直处于半枯萎状态,却皮层见绿,太宗猛省,取文房四宝,书皇后生前奏谏一帖,曰“妾既托身紫宫,尊贵已极,实不愿兄弟子侄布列朝廷”,三日后,贞观槐渐渐复荣。太宗遂敇改“贞观槐”为“灵槐”。
太宗晚年,痛惜文德皇后早陨,于是哀痛不已,求白足徒步到翠微宫之花苑浦(今花苑村前址)一块汉白玉石榻上,拜祝灵槐。太宗驾崩后,灵槐前之汉白玉石榻,荧光日暗,后徙运昭陵,再后不知去向。村中先民另置白石曰“贤妃石”于灵槐前,每逢年节,拜告者不绝。北宋靖康之乱时,“贤妃石”销迹。
元君庙,占地5亩,坐北向南,三门道,前殿、厢房、钟(鼓)房和正殿配殿。前殿塑有四大金刚法像,威武恶猛。正殿塑大周则天皇帝。两边配殿有观音、弥陀及三清、张飞等法相,形成儒、释、道三教融合的格局。仅有的以武则天为主神的庙宇(元君庙),内有石碑一面,被村民搬回家当饭桌,现无法找到。正殿残存,古壁画“文化大革命”时被涂抹。
庙宇内沿围栏有唐代栽植柏树约40余棵,1958年前后被伐,只剩下孤零零的两棵古柏树至今尚存。原元君庙是花苑小学前址,唐柏、唐槐参天、封天蔽日,幽静庙宇小径通向深处,径边繁花似锦,蝉叫鸟鸣。
花苑村树多、果多、花多,总计2万多棵。果类繁多,柿子类,如饼柿、尖顶、火晶、重台、中心、面旦等。火晶柿子也叫灯笼,晚熟者尚有“雪中灯笼”的艳称。北宋时雪中灯笼神果,年进贡万枚于萧太后,太后食后精神焕发。
桃,分离核桃、蟠桃、迟桃、雪桃;杏分早甜胡(核)等,迟甜胡(核)等,兰州红等,面疙瘩等,海东杏列为上品。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如负有盛名的柿子,在现时村民眼中已属淘汰品种,近10年来,樱桃已成龙头品种,村民迅速发展,种栽达200多亩。
花卉名目太多,家家屋前房后有种,成为名副其实的花苑村。
农家乐方兴未艾,以绿野、田园、强仁、三亩地、清幽园等为代表的13家,各具特色,散布在村外的果林深处。
与外资共同创办的阳光雨露现代农业博览观光园,占地540多亩,分为“高效农业”和“旅游观光”两部分。村民白天劳作上班,晚上回家料理家务,虽然工资不高,但和城里人上下班是一致的。
2001年街道夜晚开亮路灯;2007年和2010年,分别投资70余万元和30余万元,硬化道路17000平方米。南向两条与老环山公路相接,北向四条与新环山公路相接,东与鸭池口水泥路相接,村内三个主干街道与3条小街道全部硬化,同时还修了三条主干街道排水沟。2008年投资16万元,新建办公室。2009年投资近18万元,由长安区水务局供输水管道主材,村民出劳力控沟清障,深井矿泉水通到各家各户。
2006年村两委会为全体村民统缴合作医疗款。
现在,民居是一砖到顶的楼房,二层居多。有面包车、小轿车20多辆,摩托车、电动车100多辆。
鸡窝子村
位于210国道进沣峪30公里处,再向南行2公里,即到秦岭梁头。过去人们常说“六十里沣峪当一百”,意即在公路未修之前,沿着崎岖的山间小道,本来直线距离只有六十里的沣峪实际要走一百多里。从地理位置上讲,该村真正是秦岭北麓第一村。
得名有两种传说。一说,现在村址有一处山坡,坡上有一个大石头,石头下面有两三个石头窟窿,无论家鸡、野鸡常在这些石窟窿中栖息、下蛋、孵小鸡,因此人们就把这些石窟窿称为鸡窝子,后来村落以鸡窝子命名。另一传说,最早住的都是穷人,房屋特别矮小,结庐为舍,多为茅草棚,如家鸡栖息的窝棚,人们就把这里称为鸡窝子。
新中国成立前归宁陕县管辖,1950年起划归长安县喂子坪乡,2002年长安撤县设区后,划归滦镇街道办。
搬迁前分为上、下两个自然村,上鸡窝子位于秦岭梁北根,包括散居在东西富儿沟和东西平沟的17户,63人,有坡地30亩,山林1200亩;下鸡窝子在上鸡窝子以北,相距二三里,9户,40人,耕地20亩,山林700多亩。2002年6月8日沣峪发洪水,摧毁大量房屋农田,人称“六·八”洪灾,村子深受其害。灾后,在政府救援及村民自身努力下,沿210国道两侧重建新居,一字排开,绵延三公里,从南到北形成一条长街,村容村貌焕然一新,现在全村有59户,252人。
改革开放前,村民主要靠种植、养殖、采伐竹木并开设简易客栈为生,生活水平不高。改革开放后,特别是旅游业的兴起,为村民赢来了得天独厚的发展机遇。现在,村民出外到西安做工,从西安向陕南或从陕南向西安贩菜,在家开办农家乐接待游客吃住等。
游客要到鸡窝子周边旅游观光,首先要到鸡窝子落脚。由鸡窝子出发,向东可到东平沟、东佛沟观光享受高山草甸。东佛沟内还有著名佛寺净居寺、观音山法华寺及当代住持园照大师的舍利塔。
向西最著名的就是光秃山,是秦岭主脊的一端,西起麦积磊,东至东富儿梁,全长5公里,山顶方圆几十里,海拔2885米,山高风大,山顶灌木低矮,远望形似光秃,故称光秃山。有“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之称谓,昼夜温差常在16℃左右,从山顶到山脚,不但温度不同,植被生态也迥然有异,层次分明。五一前后山顶常是白雪皑皑,山脚则郁郁葱葱,草木丛生;不但有王锁崖的美妙传说,更有百丈瀑布的无限风光,有幸者还可目睹金毛扭角羚的英姿。1970年陕西电视台在光秃山顶修了一座微波发射塔,成为陕西电视台的调频发射基地。为此,从鸡窝子到发射基地修了一条长20公里的简易公路,现在已成为旅游线路。进水涯沟还可探源沣水,品味王安石当年“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之感受。
向南,上行二公里即到秦岭梁顶,树有“秦岭”石碑一座,碑的南北两面分别刻有“长江水系”和“黄河水系”。俯视可看到6公里外宁陕县境北端的广货街。再向南延伸,沿210国道可直通宁陕、汉阴、安康、汉中等地,甚至可达四川万源、重庆……。近走,则可到长安、宁陕、柞水三县交界处的“牛背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980年经陕西省政府批准建立,1988年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下辖老林、广货街、北沟、石砭峪四个保护站,鸡窝子地区属广货街保护站。柞水县牛背梁地区为中心,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羚牛的主要栖息地。现在建有“牛背梁国家森林公园”,进入不但可以有幸看到羚牛,更能领略区内自然风光,诸如“三峡六园八瀑十桥三十六潭及原始森林”都属胜景之列。
向北,沿210国道一路直下,凤凰嘴、石羊关、万华山、观音山、棋盘石、九龙潭、摘儿岭、离娘坪、搂子石、净业寺、丰德寺,一道道美景使游客流连忘返。210国道纵贯南北,车辆川流不息,人流来来往往,西安至鸡窝子的一日游公交车总是人满为患。科学考察者,民间采药者也常光顾。
受气候影响,无霜期短,低温期长,从上年十月下雪到第二年三月冰融,一年实际上有半年生产、生活难以正常进行。
黎元坪村
沿210国道顺沣峪口进山南行4公里,经大观园、三面佛,直上即入。是秦岭北麓沣峪沟第一个村庄。从210国道沣峪口进8公里,经苦子沟翻过山是祥峪沟,东有石峡沟村,东南牛角寺山后有枣岭村,南竹园子接喂子坪村。62户,220人。村建于明永乐年间,以原有一大梨树而得名。
村有牛角寺院,建于清朝顺治年间,以寺庙形似牛角而得名。村内有苦子沟,以地形形似裤子得名,后易名苦子沟。竹园子以有竹子得名,民国初年形成村子。山清水秀,景色宜人,由南子沟、张天沟、牛角寺、竹园子、设门沟、苦子沟、西观音寺组成。这里早晚温差大,夏季特别凉爽,又有一条大河,是旅游避暑的好去处。
村原有两个村民生产小组。第一小组牛角寺在离村四五公里的高山上,大约10户,都是1949年后由各地迁来的,以种地为生。第二小组黎元坪村处在沣峪河边,地势平坦视线开阔,后合成一个大队。
村民姓氏庞杂,有刘、王、万、陈、杨、高、石、何、李、兰、熊、吴、孟、辛、肖、张等30个。
村内道路由一条南北走向约6公里,一条南北约长2公里和一条环通路长约1000米的主要干道线组成,村民全靠干道两侧居住。
2000年前村民吃粮穿衣困难,看病要走8公里到山外。2004年后,村里兴起农家乐,成为旅游农家村,村民逐渐走上富裕之路,村容村貌逐年改变。由于国家对教育的重视和扶持,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百分之百。
碌碡坪村
位于秦岭沣峪内,与子午峪相邻,是子午古道的必经之地。沿沣峪口进山拱桥左拐经枣岭村委会前行50米左拐4公里便进入村子。总面积4620亩,其中山林面积占90%以上,共有32户85人。村内仍保持20世纪60年代的土坯房屋。风景优美,空气清新,唯一一段未被破坏的“千年古道”子午古道通往本村。
在强汉盛唐时期,子午古道是经济大动脉,南北商贾成群结队,官家车马浩浩荡荡。那时,户户插店旗,家家做生意。随着西万公路的修建,这里的车水马龙一去不复返,而残留的历史足迹清晰可见。至土地粱便可看见土地庙旧址,随处可见的石条见证着历史的沧桑。据说当时的土地庙香火旺盛,庙宇气势宏伟。西安解放后胡宗南残部逃至子午峪,将子午古道作为逃跑的后路。人民解放军经过三天三夜的浴血奋战一举歼灭这支国民党残部。至今土地粱及沿路山梁上都清晰可见当时战斗留下的战壕。
村东面有座尖尖的山峰因此而得名尖山,沿途风景优美,上到山顶东面可看到抱龙峪,西南便可看见全村及石峡沟村,北面可看到西安。来往游客络绎不绝。
新中国成立初期和此后的农业学大寨运动中,村子修建大量梯田。其中一块优为壮观,长60米,高13.8米,全部用巨大的石块垒起,是40多名精壮青年历时半年时间修建而成。几辈人用勤劳的双手种下大量果树,有板栗、核桃、柿子及各种果木,给后辈们积累了宝贵的财富。
该村是旅游休闲避暑纳凉的理想去处,村民因地制宜引进关中黑猪、土鸡,各种瓜果蔬菜,发展生态养殖、种植,再结合农家乐使更多的人了解品尝绿色无污染的农副产品。
乔 村
位于沣峪口以东,山外是有名的万亩板栗园,人称官栗园。在白石峪、黄峪沟、青华山之北,呈“U”字形分布着五个村庄:内苑,花园,乔村,大、小新村和上王村。乔村居于正中,7个村民小组,558户,2158人,耕地1216亩,山林1000多亩。
乔村,有时也记为桥村。建村于唐,宋代更名为董村,清代又恢复乔村并沿用至今。因桥得名。据史料记载和民间传说,周秦汉唐之际,古长安地面就有两条古道,一条叫子午道,一条叫神仙路。现在的子午大道,就基本沿当年的子午道而修建。传说当年的丝绸之路及张骞出使西域和唐僧取经走的都是神仙路,而环山公路则走的是当年神仙路的线路。当年的神仙路,如今的环山公路都经村南而过。当时唐王及其侍从出长安城,沿杜城、温家堡到黄良镇,西向进入翠微堡,翠微宫及其内苑、下苑等地,必须跨越白石峪河。因此在河面上修起一座石桥,后来,石桥周围形成的村落就叫桥村。清咸丰年间,白石峪河发洪水,淹没西内苑村,桥村的石桥也随之淹没。现在,石桥古迹已难寻觅。如今所见石桥,是1970年村中重建。
唐太宗贞观十三年(639)五月,太宗李世民驾崩于翠微宫,高宗李治在此登基。有感太宗驾崩于翠微宫之不幸,此后,高宗李治舍宫为寺,后世帝王不再来临。翠微宫称为翠微寺,下苑改称严福寺。严福寺当时辖区广大,现存乔村的大庙、花园村的元君庙、小新村的保林寺与清凉寺,上王村南的祖师庙,酒务头的翠微堡,当时都在其中。花园村元君庙正殿现存唐中宗时代所塑武则天神像就是历史见证。后来,严福寺辖地愈来愈小。宋《长安志》记载:“严福寺在县南五十里董村。咸通七年置。本翠微下苑。”严福寺从此也称为董村寺,俗名董宗寺。董村,就是乔村,宋代改称董村。清嘉庆《长安县志》重新恢复桥村村名,一直沿用至今。董村寺实际在乔村东北的地面上,1946年黄埔军校王曲分校最后拆毁仅存五间大殿,遂夷为耕地。1958年公社化时划归内苑村所有。现在,严福寺移建于白石峪口东侧。
黄峪沟水与白石峪之水,在乔村西南角相汇形成金沙河。受金沙河水的滋润,村西形成一片水田。村北、村东旱地连片,一望无际,夏秋作物轮番耕种。
历经沧桑,村北、村东千亩良田,新生态农业正在大规模经营。村西水田以荷塘、鱼塘为主。村南环山路沿线,农家乐鳞次栉比。村民素以勤劳节俭著称乡里,有“周半夜,孟一更,园子吃饭不点灯”之说,所谓“周半夜”是说姓周的人家干活总是到半夜才收工,“孟一更”是说姓孟的人家干活最早也是一更才毕,“园子吃饭不点灯”是说种姓人家为了节省灯油,晚饭总是借月光而就餐。
新中国成立至今,伴随着共和国的前进步伐,村民为建设美好家园奋斗不息。现在,建筑队、农家乐、垂钓业、养殖场、生态农业、新兴果园、机动车运输业、园艺业各显神通,经济发展非常活跃,经济收入可观。村中有小学、老年活动室,还有远程教育。
清代村中的冉举人曾为同州府知州。新中国成立前后,教书人层出不穷。改革开放至今,乔村录取的大学生数不胜数,乔村每一姓几乎都有著名的文化人。在西北五省秦腔剧团中的名角不乏其人,如种育华、陈艺昆、边恩娃。
清道光、同治年间,居住村南的回民参加了轰轰烈烈的陕西回民大起义,与南方的太平天国运动遥相呼应,后来迁居宁夏,又发动起义。1935年当红四方面军和红二十五军长征先后到达了子午、内苑、乔村、沣峪一带时,村民不但从衣食马匹等方面对红军进行援助,在人力方面也给予极大的支援,比如沈凌志的父亲等人就为红军带路一直到周至才告别返回。抗日战争时期,王焕茹在乔村的舅家表兄就利用职务之便,护送其偷渡咸阳桥奔赴延安参加革命,后来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解放战争时期,在追歼胡宗南残部的斗争中,老贫农刘奎光、边文曜先后为解放军带路,村中在四川任职的地方官员还曾配合刘邓大军为解放重庆做出贡献。在抗美援朝战争和西藏平叛过程中先后有15人参军参战,其中有二人牺牲在朝鲜战场上。新中国成立初期,在新中国成立前就是中共地下党员的孟维刚担任中共长安县王曲区委书记,后为长安县农工部长。
青岗树村
位于秦岭北麓沣峪沟大山之中,经210国道顺沣峪口沿公路路过黎元坪、喂子坪、观坪寺、北石槽、关石到青岗树村。依山傍水,环境优越,全村72户,245人,依210公路两边居住,自然形成两个生产小组。2000年前村民吃粮靠返销,看病要徒步走27公里山路到滦镇,住的是土房,2003年后,各级政府关心扶持,村容村貌,逐年改变。
据传在宋朝末年,一批逃难者从江西、广西一带过来,到今天大坝沟的北川深山里,见此地平坦,便驻扎下来筑坝、种田,多年后逐渐形成气候,人越来越多,有人便顺河而下,来到沟口居住。并在沟口的一块地修建一座寺院,取名金刚寺。寺庙香火很是旺盛,也慢慢聚集了一批人在寺院周围定居。村名也随着寺院的名字不断变化,后人口误,渐渐叫成青岗树。村民由柏、饶、张、范、杨、李、靳、曹、汪、闫、王、苟、贺共13个姓氏组成。
210国道由北向南通过全村,在村境内达3.5公里。一条河东道路长400米,作为主干道组成青岗树一组,一侧建房居住。1995年“沣峪庄园”在该村一组大坝沟修建旅游度假山庄,并修建了好多旅游景点,有云梯、处女湫、天梯、观音洞等。
现有村委会、图书馆、健身广场,开起18家农家乐,吃住一条龙。村南头有一家卧龙山庄。村中通自来水,2010年电路低压改造,修建河东4米宽的进村道路350米。适龄儿童入学率和新合疗、养老保险参保率均达到100%。
泉子头村
史传,明代山西洪桐县王氏兄弟二人,带着老母亲和妻子一家四口,辗转流落,最终落脚长安八水之一的洨河南岸。打制简易土坯建造屋舍,户外长沟内栽种桑柿,房前路旁栽植榆槐杨柳,平地上种植粮棉、小麦、玉米、稻谷、棉花。渐成村落,人们尊称其母为王婆婆,定名王婆村。村西南河边王家栽植的古柏仍存。
到明嘉靖四十年(1561)前后,又有移民迁入,在村南城壕掘井出水,遂更名为泉子头村。此时分为南、北两寨。南寨(前寨)徐、王、田三大户年年敬拜天、地、人三官庙之神;北寨(后寨)张、闫、路、苗四大户年年敬拜关帝庙神。村东有一古皂角树,村北百米外竖栽有泰山石;南寨东南方百米外有芦苇丛,西南村口盖有六间大殿喇嘛寺(内供数尊立体泥塑神像),每年有南、北八元等六村(旧称一保)村民前往寺内殿前燃烛、烧香、击鼓念经朝拜喇嘛诸神,祈求保一方平安。
新中国成立后,曾战三九,大战东坑平整土地,抬头看天不低头;抗三伏,汗流浃背不服输,龙口夺食争丰收,挺起脊梁不叫苦。婚丧嫁娶,逢年过节遇古会,依然传承周朝留下来的中华礼仪。
改革开放以来,村民中的工匠能人,各显身手。村办企业——翻砂厂,曾为西安东方电机厂、西安红旗电机厂翻砂电动机外壳等,增加了集体和村民收入。改旧民宅,树各式风格高楼新居,家庭装修装饰个性化,现代家用电器应有尽有,农业机械化遍地开花,部分村民还购买了汽车、摩托车、电动车……
近年来建成水塔,安装自来水,硬化道路,安装路灯。建成村委会办公大楼、全民健身广场,内设两个篮球场、双杠等健身器材,装修合作医疗室、图书室、会议室。
上滦村
位于滦镇以西。现有385人,在外就读的大学生、大专生有50余人。全村共有耕地340亩,鱼塘56亩,果林284亩。一直以种植葡萄为主要经济来源。
该村劳动力充足,土壤肥沃,适合发展果树产业。但农民文化素质偏低,不懂得先进的经营观念,村民思想相对保守,落后,合作意识不强,在发展上缺少技术,缺少资金。
为了提高村民素质,村里建立了党员活动室、图书阅览室、文化广播室,引导村民学科技学文化学政策,学法律以及市场经济知识。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村两委邀请有关部门定期或不定期举办葡萄种植、生猪养殖等实用技术培养班。村堡门前的健身广场已投入使用,拟建一个全新的社区服务中心。全村所有人员都参加了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保险,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率达到95%以上。
下滦村
位于秦岭北麓,距沣峪口1000米处,环山路以北约500米。东临西沣公路,西靠西太公路支线,北临滦东路。山清水秀,水资源丰富,20世纪六七十年代盛产水稻,可谓江南水乡。现成为葡萄基地,地下热水资源500—600米可见。现有2200多人,耕地1680余亩。以田姓为主。
据县志记载,该村于宋朝年间,因四面临水,居住似小舟,便命名为滦村屯,后改为滦村,最早进住的是邱家、王家,后有李家。现在有邱家巷(东六巷)和王家巷(现在的东五巷两头),李家住在卢家巷(现在的东四巷),田家人丁发展得最快。
该村历史悠久,据现有田家家谱记载已有二十一代,600多年。20世纪五六十年代还有城墙存在,全长约1600余米,城墙高4米多,宽5米多,周围有护城河,人只能从南、北、东三个城门进村。村内有一条南北地下通道,长约500米,高约1.5米,必要时人可从地下通道出村,进行防御。城墙于1958年拆掉,现仅存北门楼基。
新中国成立前1000多人,土地2000多亩,大部分土地集中在少数人手中,村民多以南山打柴为生,居以茅草房为主,道路狭窄,出行困难,几代人居住一间房。
新中国成立前,每逢春节,滦村、留堡等八个村的社火在周边相当有名,正月初,每个村都抬上平台转八个村,十五后由红庙村招集定日(抱旗)抬上高芯子转场两天。20世纪50年代初还代表长安县在西安革命公园进行表演。
村西南方向有一座莲池寺(今翁家寨小学旧址),原有爬柏龙壳树,寺背一面井和三石一面锅。后为滦村公社旧址,由于村比较大,滦镇的命名是由下滦而得。据田家家谱记载,祖先名叫田通,后生三子,名为田清、田俊、田能,不知哪一个迁往周至(今南集贤),比下滦村人口还要多。新中国成立前,每到清明节,田氏家族祭祖盛典,在田家祠堂请来礼宾、乐队,进行祭拜,凡田姓男孩年满十岁都要参加,大吃大喝三天,并有戏曲助兴,给孩子们进行礼仪教育。一直坚持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
近年来,群众的经济收入和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仅葡萄一项年收入达500余万元,人均年收入13400元。人口是新中国成立前的2倍,大学生人数增加到200多人,村落面积由原来的200亩发展到350多亩,村民的土木房屋变成高楼,水泥道路四通八达,小车、电动车随处可见。
佘家湾村
位于秦岭北麓沣峪沟大山之中。沿210国道顺沣峪口丰德寺南行,13公里超限检测站拱桥左拐顺红草河直上,沿途经枣儿岭村、耿家滩、王家沟、大门村,即进入佘家湾村。西邻大门村,东隔后沟梁、与青岔谢家岭村、后沟村相望,映照猴儿崖,南过后沟梁、岔梁和小马沟勺村,同王家沟村相邻,远眺九景万华山,北接岭沟,穿沟翻垭下土地梁可抵抱龙峪吹柱沟、延光洞和四岔村。3个生产小组,61户,200人,居十八沟岔内。
有佘、李、陈、朱、王、邢、刘、周、鲍、杨、裴、黄、徐、张、廖姓15个。
2000年前村民吃粮靠返销,用钱凭救济,看病徒步走30里山路,住的土坯房,2003年后,各级政府关心扶持,村容村貌逐年改变。
据传大约在清朝末年,佘姓祖先从鄂(湖北)西来到秦岭深沟谋生。以佘姓家谱可查的双、选、光、全、代、英、豪、雨、后、公、本、玉、智、明、远、先、文、达、道、通二十代推算,大约是1908年左右。从此红草河上端就叫佘家湾,延续至今。
这里山清水秀,是红草河的发源地,由南沟、北沟、张家沟道、老房沟、拐把沟、岭沟、农家湾、田家湾、关家沟、竹园沟十条大沟以及大、小白杨湾和庙沟组成。早晚温差大,夏季特别凉爽,是旅游避暑的好去处。
第一小组叫铁铺。1949年前后,村有一名能工巧匠,农村叫“十二能”,后来开了一家铺子,制作名目繁多的农具家什。由此,人们把姚家沟、张家坪以西,桃树湾、四人沟以东的沟道叫做“铁铺”,延续至今。
第二组叫佘家湾,处在老房沟岭沟十字附近。
第三组靠岭沟两湾四沟五道岭,核桃湾、青龙白龙嘴处。
村内道路由一条东西走向长约3公里,一条南北走向,长约1.5公里和一条环通路长约500米的主干道组成,村民全在干道两侧建房居住。
施张村
位于滦镇街道辖区的最西北处。距滦镇4公里,距韦曲15公里。北临洨河,与兴隆街道钵鱼寨村隔河相望;西邻西沣路,与路西的五星街道共同村自古往来密切;南边紧靠高鸭公路,路南耕地和北八元村、泉子头村垄畔相连;东面和兴张村鸡犬相闻。村子两面靠路,交通方便。一面临河,旱涝保收。3个村民小组,200余户,800多人,1000多亩耕地。
据《长安县地名志》记载,施张村“建于清初,以姓为名。清嘉庆《长安县志》记为‘史张村’。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春节,黄良廒各村约定评选演戏,甲上者奖,当时该村获胜,改村名为‘赢戏堡’。清同治年后又以该村古村名音,更名为施张村”。
从文献记载可看出,村起于清初,当时应是史姓和张姓居者为多。据村中李姓老人讲,其祖上清初由山西太原迁此。村中有张姓,已是少数,史姓现无一户,应该是数百年历史变迁,人员迁徙流动所致。现在村中老户以李姓为主,约占全村户数1/3还多,张姓亦属老户,其余高、吕、左、崔等十余姓氏乃后来所迁入。
该村在清道光年间唱戏在周边颇为有名,这种传统一直沿袭到“文化大革命”时期,其鼓乐延续至今。现在锣鼓调为“九连环”,在当地特别有名。
现居之地乃1979—1982年全村新迁之所,老村在现村址以北,洨河岸边。过去的村庄有高大的城墙,周边城壕环绕。村子西北角建有菩萨庙,庙前是个广场,广场南边建有三间大戏楼,楼口和菩萨庙相对。菩萨庙和大戏楼在当时十里八乡都非常有名。村子东门里南有老爷庙,北有药王庙,两庙相对,中间是大广场,每年的九月二十三药王庙会,都要唱戏助兴,其演出费用均由有牲口的户承担。
1952年土改时期,324人。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岁月的流逝和风雨的侵蚀,城墙慢慢坍塌损毁,后来城墙、城壕和城楼被全部拆除平整,在村子南面增加了一些房屋,形成南新街。1975年7月25日凌晨3点,天降大雨,洨河水涨,下游的拦河水坝没能及时提闸泄洪,河水漫堤进村,导致12户房屋倒塌,19户房屋浸水受损,田地庄稼被淹。1976年政府补助12户受灾户在村南较高处建新房,村党支部开始研究全村迁址规划。1979—1982年,全村整体南迁,新村建于地势较高比较安全的老村南面。在南北中轴大道两边各规划三条东西向街道,街宽13米,户户相邻,临街房地平高度统一。
1973—1975年,移土拉石,修成一条绕村东、南、西三面,长1000多米,底宽5丈、深有丈五的大水渠,引洨河之水,灌溉全村80%的土地,实现旱涝保收。
1974年村里引进制作汽车挡风玻璃的项目,1975年投产,当时全国只有南京才有,填补了北方空白,产品畅销不衰,效益显著,年产值50余万元,社员年终决分,每工值达到1.2元。后来延伸产业链,培养青年人学习安装汽车挡风玻璃技术,把产品延伸到了整个西北地区。这项产业给全村培养了数十家百万元户,为今天的大发展奠定了基础。直到现在,该村还有许多人在外地经营这项产业。村中还利用在公路旁的土地,发展商业,增加村民收入。
1975年遭水灾后,村里的学校也受到影响。村民一致同意先建学校后建村,当年建成有40间教学办公用房的新学校。1997年,普及六年义务教育,村中又在现在的村子南面划出12亩地,1998年,13间砖混结构二层教学楼和10间办公用房建成,操场厕所样样齐全的漂亮学校建成启用。村里年年都有考上大学的学生。
现在全村街道和出村路硬化。村内排水沟、路灯、绿化、美化全部到位,家家自来水入户。新建的村民服务中心高大宽敞,健身广场设施齐全。2012年,先后有两位副区长带领各街办相关领导来村参观。2014年获得长安区文明村称号。
吕斌杰,1945年生。国家高级书画师。1966年研习书法,师古创新。西安书学院毕业后攻铁线篆,艺术独特,获奖200余项,其中金奖60多项。获得中美百杰艺术家、世界杰出华人艺术家、文艺大师等70多个头衔。200多幅作品流传海内外。作品辞条入编300多部书画大典。国内几十家报刊杂志及电视台均有报道。全国十余个权威部门专家评选审定授予他“中国改革开放文艺成就终身奖”。
崔家兴(1935—1958),1955年参军,为兰州军区九零二一部队二支队四分队班长,荣立三等功一次。1958年8月在青海省班玛县付牙河平叛中牺牲。
松花沟村
村原位于秦岭沣峪山内,历史由来已久。东至喂子坪河西,西至祥峪沟村,南至青岗岭,北至黎元坪。现有13户,31人,以老年人居多,6户吃国家低保。
据说,很久以前,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带着孩子游山玩水下来,路过此休息,看到地方好,起名叫“玉皇坪村”,路过“喂子坪”村时,该给孩子喂奶了,就叫了喂子坪做纪念。到了该村时,看到几棵大松树和花草树木相眏,万花齐放,从此叫“松花村”。
该村有大松树的地方,叫大松花沟,有小松树的沟道就叫小松花沟。位于偏远的山区,不算富裕,却是一个山清水秀,鸟语花香,安静而朴素的地方,村子被一座座青山环抱,山上树林郁郁葱葱。
由于交通不便,阻碍发展,长期以来生活贫困。2013年10月,在政府大力资助下松花沟村整体迁移,走出大山,搬到平原地区。新址在东石村以东,乔良寨以南。现在住的是政府统一建筑的新房,修路,通电,家家户户有电视、电器。盖起村委会,购置无塔上水器,添置健身器材。
王家沟村
地处秦岭北麓。210国道进沣峪大约有15公里,有一条东西方向的山沟小河,早称红草河,红草河里分别有四个自然村:枣儿岭、王家沟村、大门村、佘家湾村,先经枣儿岭村,再向东直上,便是王家沟村。东邻大门、佘家湾村;南邻玉皇坪、北石槽村;西邻喂子坪;北邻枣儿岭、碌碡坪村,名胜古迹有南边的九景万花山,西边的古寺观音山。
现有78户,284人,面积大约4平方公里。分3个民村小组,一组耿家滩,二组碾子坪,三组王家沟。组与组相隔500米左右。村民居住分散,在沣峪里算是个大村、穷村。村民姓氏有王、汪、代、毛、罗、陈、郭、杨、蔡、成、强、邢、聂、范、刘、赵、郑、吕、吴、袁、张、屈、程、徐等24个。
相传,最早有一王姓逃荒定居于此。后来逃荒于此的人们也就习惯将此地叫成了王家沟。随着人口增多,在民国初形成村庄。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政府发布了一系列的惠农政策,移民搬迁、土房改造,使村容村貌发生了很大变化。已有90%的户住上砖混结构的平房、楼房,对水、电、路不通的偏远户,进行搬迁集中。退耕还林、荒山承包,改变广种薄收的传统耕作方式,防止水土流失,把二十五度以上的坡地、有条件地荒山栽植核桃,嫁接板栗、柿子,搞经济林。现在仅板栗一项,全村群众收入十多万元,核桃大约也在7万—8万元。
小流域治理,村村通公路给全村带来很大便捷。过去人们出山靠担子挑、背笼背、坐拖拉机、脚踏车,去一趟镇上需一天,现在坐着小车,2个小时就能打个来回。全村道路全部硬化,家家户户通水通电。
2003年在滦镇政府引导下,大力支持、申办农家乐项目,村民汪凤英、蔡小平首先行动,办起秦岭南山第一家农家乐“他二婶农家”。2005年,有条件的群众普遍申办农家乐。2014年可说遍地开花,成为群众的主导产业。
王里村
坐落于大秦岭北麓,西临高鸭公路,南傍107省道(旅游环山专线)。距滦镇正东七八里。2个村民小组,现有200余户610余人,耕地650余亩。
据史料记载,该村始建于隋末唐初,村庄古朴典雅,呈“王”字形布局,老村庄城墙环围,城门楼高大雄伟,又似大“国”字形。村东原有一唐代“大汤房寺院”,相传曾为唐京师王公显贵赴御园狩猎、去上林、过子午、进陕南饮息用膳必经之地。故得名“王里村”。
追古抚今,几经风雨,古庄已不复存在。恢复高考制度后每年出名牌大学生三四名,远近仰慕。20世纪70年代村民响应政府号召,兴办社队企业,办过机械加工厂,培育技术精英近50人。
如今搞新农村建设,全村道路硬化,修建健身广场、社区办公楼等,楼房林立,道路交错;环村林带碧树绿林,可供健身休闲。
喂子坪村
位于秦岭北麓沣峪沟内,210国道44公里处,距沣峪口13公里,距西安钟楼44公里。村分东、西两组,依山傍水,在沣河两岸。50户,160人,耕地71亩,山林2万余亩。东邻王家沟,西邻祥峪沟,北邻黎元坪,南邻玉皇坪。村里有九龙潭旅游景点、九龙泉度假村、老年公寓、奇秀山庄、超限检查站、阳虎学校、村医疗室、公安秦岭中队、邮局等单位。
传说明万历年间,万历娘娘准备出家,到万华山修行,当时儿子年幼,一路随行。出家之地眼看到了,与儿子分离在即,见儿子大哭,实在不忍心,只有停下来,搂着儿子在村北一个大石头上坐下来休息,现在此处就叫“搂子石”。然后命令众随从把马解开,让马休息并吃一些新鲜的草料,因此地名叫“放马场”。休息以后,再往南行走,十分难过,当走到此村,必须与儿子分手,看到儿子难过的样子,只有停下来给儿子喂了最后一口奶,此村因而得名“喂子坪”。之后一行人继续南行,当走到一处十分狭小,像门一样的地方,后来就把此处叫做“卡门子”,最后到万华山出家。
约在民国初年有了村庄的雏形。
新中国成立前,此地只有一条来往客人必经的便道。由于旧社会大家逃荒要饭,因此村里姓氏比较多,当时有张、王、李、严、马、龙、夏、吴、魏、杜、曹、肖、田、石、尹、孟、崔、佘、黄、谢、胡、梁、蒋等姓。
2000年以前,村民吃粮靠返销,用钱凭救济,吃了上顿无下顿,生活十分困难,有病无处医。2003年以后,在各级政府的关怀和支持下,村容村貌得到很大的改变。
村中有东西两条水泥路1.2公里,宽4.5米。有村委会办公室、活动广场、24盏路灯,水泥桥3座,自来水管长3000米,蓄水池6个,供全村和驻村单位300余人用水。设有垃圾桶50个,用于处理垃圾,统一送往垃圾站。大力发展旅游业,有农家乐15户,现人均年收入9000余元。
翁家寨村
新中国成立前,村子很小,人口少,还需防范土匪抢劫,故在村中修建简易城门楼一座。全村200余人,50余户,耕地100余亩,主产水稻、小麦、玉米;现有200余户,800余人,全村宅基地70余亩,布局规范,整齐美观,街道硬化,干净平坦,两旁绿化带,夜晚有路灯,洗浴有太阳能,环山公路从村南东西而过,西太支路从村西南北穿行,依山傍水。
清末,有翁、徐两姓人家由外地逃荒相继来此,在古地橡树林红庙村大户人家坟园周围开荒种地,栖身度日,人口渐渐增多,慢慢形成村落。以文、武、大、成、福、寿、康、宁辈分排列下来,翁姓为多,随之将此地称为翁家寨子。后为称谓方便,叫做翁家寨,现今90%以上姓翁,其余为徐、赵、韩、胡、林等姓。
新中国成立后,组织男女劳力一起上阵,肩挑筐移,在村东南开挖数亩鱼塘,安排专人喂养,收获丰富。
村东紧邻古刹莲池寺,寺内古柏参天。新中国成立后,滦村乡政府驻扎其内,医院、信用社、兽医站、商店紧邻周围。后因政府搬迁,又变为农家子弟求知学堂。
1958年大跃进,将东头两家大成分房屋收公,改作饭堂,一日三餐,全村大小集中食堂用餐。食堂解散后,在村南河上修建房屋三间,安装水磨、水碾,利用河水落差,打动水轮旋转带动石磨、石碾,碾米、磨面。
20世纪70年代农业学大寨,在村南修建简易水库一座,将全村土地平整连片,方便抗旱灌溉,解决收种困难。
改革开放后,不见了往日的低矮破房、小街断墙、脏乱鱼塘,不见了村外的水碾磨房、村头的土堆粪场,不见了街道的满目泥泞、烂路上摇晃的车辆,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现有优质富硒葡萄450亩,成立专业合作社,观光、采摘、品尝一条龙。修建活动广场1500平方米,健身器材多种多样。建成办公楼320平方米,供村民阅览图书,进行党员活动。全村街道四横二纵,装修漂亮,壁画动人。
兴张村
位于长安区秦岭以北,洨河以南,西万公路以东。南通高鸭路,西接施张村,耕地550余亩,140户,500多人。有近百年历史,主要以种地务农为生。原属内苑乡,撤乡并镇划归滦镇街办。
据传,民国初期,时局混乱,民不聊生,各地农民背井离乡外出寻找生存之地。其中商县张根树老人乞讨逃难到此,在周边搞了几块荒草滩地,开荒种田。后来有亲友介绍,商县又搬来张玉民、张玉胜、王玉民等几户人家。再后来又来了几户刘、王姓人家,基本形成小村落。
由于都是外来户,种的都是周边没人要的滩地,经常受到周边大村的歧视,所以泉子头称这里为北滩,酒务头称此为西滩,还有的村干脆叫这里人是商州侉子。由于人的生活有了基本保证,取个“活”字,因张姓来得早取个“张”字,所以名为“活张”村。由于西边村叫施张村,施字谐音,加上长安话“施,死”不分,两个村常发生矛盾,打架斗殴事件时有发生,后经一位过路老先生建议,把“活”改为“兴”,从此叫兴张村。
新中国成立后被定为扶贫对象,当时有句话:养鱼坑,尖草滩,狼出没,没人烟,全部家当一担担,买条牲口腿上拴,大旱地裂缝,雨涝水一片,借着吃,打着还,跟个碌碡过个年。
村民上山割竹子批发,办养猪场,集体经济有了好转。在村干部的努力下,成为周边第一个用电村。草棚逐渐变成瓦房,先后办起木器加工厂,铝器制造厂。从此经济有了跨越式发展,当时有“兴张村的姑娘不外嫁”的传言。
20世纪70年代初期经上级部门批准,村里老一辈决定拆除原来的破旧瓦房,建居民点。经过近五年努力,家家户户住进楼房,成为周边的明星村,多次被市、县评为先进村。
改革开放以后,由于能人都下海自己做生意,几个集体工厂慢慢衰败,相继关门。涌现了吕勤计等一代知名企业家。现有长安特钢厂、昭兴木器厂、长安军兴机械厂、长安飞翔机械厂、长安远通泵阀配件厂等12家注册小工厂。
直到1995年,吕勤计看到群众虽然住的是楼房,可街道还是土路,遇到雨天泥泞不堪,提议给村中提供水泥、砂石,把村内街道全部硬化。于是从1996年开始逐步对村内街道进行硬化。2000年得到街办及陕煤集团王引尚的大力支持,以工代赈,硬化出村路,彻底解决了雨天出村难的问题。
2011年新盖村委会,家家户户通自来水,修建健身广场,2012年安装路灯,修排水渠,又修通村西到施张村的通村路,村北也硬化一条通往高桥的出村路。
鸭池口村
位于滦镇街办东南约4公里处,是长安区中部沿山一带的大村之一。1203户,4747人,耕地2060亩。南屏翠岭,北展平原,水甘土肥,物产丰富,民风淳朴。
据《西安通览》引古代文献记载:村始建于唐懿宗咸通元年(860)。据考,当时此村分为上、下两村,南边叫上鸭池口,北边叫下鸭池口。唐末,子午谷发洪水,冲没西豆角和下鸭池口,只留下村西门外三官庙前的一棵槐树,作为这场灾难的见证者。1300年后,依然倔强地挺立着,身径2.82米,胸围8.85米,高7米余。三官庙内供土地、瘟神和地藏菩萨,20世纪30年代拆毁。
成村时距唐太宗李世民翠微宫崩殂已过去211年,原来的翠微宫下苑已改为严福寺。
《长安县地名志》记,因为村子地处终南山鸭池峪口,原为翠微宫出山的路口,称为“阿寺口”,地方方言“阿”读为“窝儿”,意为“那个寺口”。清嘉庆《长安县志》仍记为“阿寺口”。《咸宁长安两县续志》记为“鸭池口”,盖因“阿”、“鸭”谐音而来。
另据乡贤老裕仁先生说:鸭池口村南有“经(金)庵寺”,初俗名“阿寺口”,此后唐僖宗借李克用回纥兵攻夺长安城,大将蒙克利马在阿寺口屯兵,认为地名不祥,改名为鸭池口;又传说,唐贞观年间,文武大臣随皇帝上翠微宫有两条路:一曰金沙涧(即今后峪沟),二曰东沟(即今鸭池峪)。东沟因上古时地壳裂变,形成一个梅花形的沉潭,面积约5亩地,当地人称为“神潭”。连雨三月,潭水不涨,酷旱三年,潭水不减。
主产小麦,玉米。原来有部分稻田,因水源日减,今已消失。土特产有板栗、柿子和茶叶。板栗个大,肉肥,有“蜜果”之称。据村老讲,元世祖忽必烈有一少妃,名叫果栗阿阔娜,娇娜纤巧,弱不禁风,每年冬至后必咳喘,食此“蜜果”气喘立止。忽必烈大喜,令内廷采买使常供不辍。也许因此,板栗被省级有关单位定为推广产品。柿子艳名极多,有虎丹、嫩香蕉、大饼儿、尖机儿、狮子口、冷娃、火晶等。大都属无核蜜汁型。茶树主要生长在鸭池峪两边的山坡上,产在东坡的叫东茶,产在西坡的叫西茶。东茶清香飘逸而后味微苦,有疏肝利胆之功效;西茶属武夷云雾茶之别种。据乡老噱传:西太后驻跸西安,让李莲英采买,结果只弄到二两四钱,分十二次饮下,顿觉玉体轻健,颜貌若二十许佳人。
村民姓氏驳杂,有张、章、刘、李、赵、倪、弋、田、吴、朱、马、樊等十多姓。其中张姓占40%,祖居原在西安南郊的庙坡头,原为十大户,因支脉繁盛,九、十两宗迁此,而今村中还有九家户和十家户的说法。民国年间,每年腊月三十日,两宗族长还去庙坡头祭祖。弋、齐两姓,原为下鸭池口村最早大族,因遭水患,死里逃生,迁到上鸭池口村。
改革开放后,逐步踏上奔小康、谋富裕、求发展的坦途。全村人均年收入由改革开放前的不足300元剧增到2009年的3600元,楼房林立,街道硬化,杨柳成荫。土特产板栗远销日本和南亚诸国。苹果、猕猴桃等杂果在西安、咸阳等市场独领风骚。
村北205研究所和村南西安野生动物园的相继迁入,带来了现代文明的气韵,村民正在寻找一条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
吴孝先(1937— ),哈尔滨某军事学院院长。
茹桂(1936— ),西安美术学院教授,作品多被国外博物馆收藏,在日本国声名尤响。张咏华,秦腔著名旦角演员,9岁入易俗社,一出《庚娘杀仇》,誉满西北五省。
倪朗(85岁)和张有民(已故)均为全国先进教育工作者,曾出席1960年全国文教群英会。
杨家庄村
南依秦岭野生动物园,北有党旗寨,东有西王村,西邻滦镇。
正好位于古长安御宿川和终南山的交汇处。古语云:王在其中,禁御其内。古时这里山上树木茂盛,飞禽走兽种类繁多;山下良田千顷,湖光山色,因而成为皇亲国戚们游猎赏玩的首要选择。
由村向南走不到一二里路,就进了黄峪沟。
据秦腔历史剧《女巡按》载,唐末,在今天滦镇街道内苑村以北1公里处,有个地方叫王家斜,有一村子叫肖家庄,有一个杨姓男子与居住在此地的“女大人”结婚,繁衍后代,并将肖家庄改称为杨家庄。据当地人讲,一直延续到清朝初年“跑回回”时,才迁至今雁塔区的徐家巷村。又过数年,才有了逃难或迁徙而来的李姓、吴姓、董姓、安姓、梁姓、刘姓等八大姓氏人家落户,但仍称杨家庄。现李姓由当地细柳街道迁来;吴姓由附近的村落迁来;梁户有八家由韩城迁来,两户是由四川绵阳迁来。新中国成立初只有10多户,60多人;目前,61户,261人。
2010年前,建有初级小学一所,2010年后合校并点到内苑村小学。改革开放以来,村里考上各类大中专院校的学生有20多名。
村南有一座始建于清朝中期的董寺,当时香火很旺,新中国成立初被毁。
改革开放以来,积极发展养殖业、种植业、果品业及农副产品加工业。由原来的十多户分散居住,规划建设成为今天排列整齐的村民小洋房。
枣儿岭村
沿西万路进沣峪沟10公里,左拐进一条小沟道叫红草河。沿红草河前行1公里再向左爬坡,攀上一高岭叫摘儿岭,当地人叫枣儿岭。
村名来历,与历史上一段传说有关。
传说,明李艳妃在宫中时,常闻终南仙山,道观特多,由于对万历皇帝的作为不满,所以愤然离宫出走,由子午峪入。小儿子在后追赶,过七里坪,越土地梁,来到搂子坪(碌碡坪),经九里三湾来到摘儿岭,走到黎元坪(离娘坪)艳妃池洗了妆,坐在搂子石(搂子坪)给儿子喂了奶(喂子坪),由黑沟骑黑虎上万华山。因此给沣峪沟留下了“离娘坪、喂子坪、搂子坪、艳妃池、摘儿岭”等诸多古地名。
党旗寨村
地处秦岭北麓,位于西沣公路、环山公路、高鸭公路环抱的三角地带,东南西北分别与西王村、杨家庄、南八元、泉子头四村毗邻。一条乡村公路东西穿村而过,分别与国道、环山线连通。3个村民小组,204户822人,面积920亩。
据村中90岁以上的几位老人回忆,前辈们曾讲:古代(朝代不祥)有一位官高位显的官员出自现在王里村(该村发现有古城墙遗址),这位官员给其父做寿,皇上亲自驾临祝贺,随行官员分别住在西王村、东王村,御林军分别在皇上、官员住地周边的乔良寨、白杨寨和党旗寨安营扎寨,形成犄角之势,为其保驾护航。因最早一户党姓在此居住,为了区分军队驻地,故被御林军统帅命名为“党旗寨”,“三王三寨”的故事由此而来。
清朝中期,先后有夏、李、宋、王、宗五大姓氏人家迁入居住,随着岁月流逝,夏、宋两户因各种因素后续无人淡出,党、李两姓人口发展缓慢,没有形成族群,唯有王、宗两姓形成两大族群至今。清朝末年,姚姓从长安区五台留村迁入,繁衍至今已经六代,目前25户。三组李姓民国初期从滦镇红庙村迁入,现有30余户。
新中国成立前只有六七十户,一条街道,先辈们在村东口修有一座石材两层城楼,西门修有一层砖材门楼,周边修有3.5米高的土城墙,形成一个安全的古堡,东门内建有初小学堂一座。东门外东南角建有一座关公庙,西门外西北角建有观音菩萨庙一座,村西南建有一座庙,村东南角建有一座镇妖辟邪的七层砖塔。庙宇内雕梁画栋,塑像个个栩栩如生,是西石村老艺人雕塑大师人称宋三的杰作。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恢复经济,特别是在1958年公社化后,在全县率先把街道道路修成石子路,中间配有木条围栏花园,街道墙壁上有图文并茂的党的方针政策,经济发展规划、村规民约,各项规章制度等宣传栏。东门外有农民手托地球的大型照壁画;西门外饲养室的大山墙上画有一个20平方米的大型壁画,农民头裹羊肚毛巾手拿马鞭,骑着一匹前蹄扬起的高大骏马。先后建有村办企业砖瓦厂、陶瓷厂,水利设施配套齐全,粮食连续增产,年年超额完成农业税、公购粮上缴任务,被县委县政府评为全县文明模范典行村之一,长达十余年之久。
改革开放后,落实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展多种经营,发展个体私营经济,百亩猕猴桃、葡萄园相继建成挂果,成为当时内苑乡的亮丽风景点;积极支持青年劳动力学习技术,锻造出一支60多人从事建筑装修的队伍,分别奋战在西安地区乃至甘肃、河南等地。党员王吉利带头致富,在村开办铸铁厂,培养出20余名能吃苦、爱学习、懂管理的青年技术工人,这些青年嗣后成为西安铸造行业的一支生力军。
新中国成立前无一名高中生,1960年前没有一个大学生。现有大专毕业生近30名,其中有教授两名,七八名在我国航空、电子、信息、机械制造、教育等部门工作的技术骨干,在政府供职的公务员有4名正处级干部和三名正科级干部。
党学海,人称“党居士”,一生崇佛,奋斗几十年,在秦岭沣峪沟玉皇坪山顶凿石为池蓄水,悬崖绝壁处修建庙宇,成为闻名佛教界“南井池”的奠基人。
观坪寺村
位于秦岭山区中间地段,距西安市48公里。北边和喂子坪村相邻,南与北石槽村相邻,村居沣河两岸,西万公路210国道从中穿过,交通便利。村东紧靠道教圣地万华山,西靠佛教圣地观音山,香火兴旺,常年游客络绎不绝。连珠潭旅游风景区建于沣河沿岸,林区森林面积达万余亩,森林茂盛,风景秀美、青山绿水、空气新鲜。
据传说,很久以前,观音在登观音山前,曾在观坪寺庙落脚传经,人们为了纪念观音菩萨的大恩大德,修建寺庙一座,拜佛求经,此庙取名观坪寺。因世代变迁,庙址已不太明显,但因传说悠久有名,此名沿用至今。
村建于1964年,辖2个村民小组,1964年前15户、50余人。随着变化,村民来自四面八方,姓氏达11个。2005年至今,41户,136人。
基础条件极差,1985年前75%住草棚茅舍。2005年至今,随着国家富民政策的出台,扶持力度逐年增大,村内基础设施、水、电、路全部改善,村民98%盖起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住房,室内电气化用具,并安装太阳能。
地理位置较优越,随着旅游业的兴起,常年游客络绎不绝,加之庙宇香火兴盛,给经济带来很大的发展潜力。农家乐逐年增加,现发展农家乐达15户以上。村民有的学技术,有的从事交通运输,有的外出打工。相当一部分人居住条件优越,生活设施齐备,买上小轿车或其他车辆,整体条件逐年改变。
姚家滩村
位于滦镇西南2.5公里。161户,612人。
沣水从秦岭出谷口,扭头西折而北行,在南北两岸形成两湾平畴和沙丘,即有名的沣峪湾。南湾是东大街道治下的新联村,北湾是滦镇街道所属的姚家滩村。两湾以产杏出名。
传说,清圣祖平三藩,驻跸西安,五月的一天,微服出行到沣峪口散心,身边只跟着一年轻的姚姓待卫。看到夹岸杏林,果实硕大,累累枝头。遂目示姚待卫采来一尝,姚待卫顺手摘得一枚,大若拳头,黄红浸染,掰开两半,一半有核,一半露凹,肉理细腻,若美人肌肤,瞬间,凹坑汁满外溢。姚待卫一时失了检点,舌接唇吸甘美罗浮山之蜜,连忙跪献至尊。康熙接过一尝,囫囵而下,顿时,胸腹空阔,肝肺滋润。下马御采,塞口而嘞,姚身待卫不敢挡驾,只好虎吞陪食。
康熙歇驾沉思,对姚待卫说,“朕身系社稷,不然则结庐沣水,得食是物以养天年,以足慰平生!待朕定三藩之后,天下太平,尔当携妻子,居是方,圃养园育,年贡朕百枚!”姚侍卫请帝赐名,康熙脱口赋一首《长相思》:“南湾暗,北湾明,夹岸杏花笑脸迎。谁知妙人情?海棠黄,罗浮红,昭君眼里怪有情。任君西东行。”此后,沣峪湾姚家滩的杏就有了“海棠黄”“罗浮红”“昭君眼”这些美艳的名字。
相传因清初姚姓人建村于河滩而得名,《咸宁长安两县续志》始记为姚家滩。今虽有一姚姓孤老夫妇,乃为中华民国年间迁入,并非姚侍卫的后代,莫不是姚侍卫的后裔们因给皇室进贡甜杏有功而招进京城去了?或者是西太后临危口味失调,斥责甜杏变质而把他们灭族了?
清末民国年间,村仅有20户,大半是为附近村子大户看管桃林杏圃的乔居者。那时是名副其实的“河滩”,沙丘林立,杂树丛生,荒草凄迷,星星点点地坐落着低小的茅檐。沙土瘠薄,难长稼禾,贫民过着半年糠菜半年粮的生活,五月间,蜜桃、梅杏熟了,也只有眼馋咽唾而已。
新中国成立后的30年间,人口由原来的不足百人剧增到500余人。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居住疏散,房前屋后多植杏、梨、枣、柿子等杂果,家家都在沙丘石包旁边集体种不到的地方,刨出几小块地来,种些粮食蔬菜,日子过得并不十分清苦。
改革开放以后,经济长足发展。
随着沣峪口和二道桥旅游区的开发,1999年二道桥有部分村民迁居到村东,可视为姚家新村。
2006年底,村委会借沣河水,在村南修建了一座浴池,占地8亩,供本村人洗澡,也向村外人士开放。
改革开放后,大部分土地被征用,主要有陕西鸿禧山庄集团公司,西安市警官学校和莲建物业,把一个不知名的小山村变成现代文明的小都市。一排排新建的村民楼前,大都搭建售货亭或农家乐棚馆,经营各种饮食小吃,原来舍汤、舍水、留食、留宿的朴风日渐消失。要到园子里选择罗浮红和昭君眼等名品,趁其新鲜,将大昂其值,笑索天价。
陈世新(1920— ),民国初年由商县迁入,为黄埔军校第七分校十七期毕业生(有证),对往事知之甚多,可谓一部活史书。
徐家巷村
位于终南山下西沣公路和西灵路交叉处,与西安市一〇二中学相邻。4个村民小组,1300余人,1400亩良田。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工农电网并存,交通方便。
明洪武年间迁入成村,名徐家巷庄。以徐氏为主,还有杨姓,占村民半数以上。徐氏家族人少地多,与现下滦村田姓常发生矛盾,后邀杨姓居住东村。杨姓现位于滦镇杨家庄,后因发展不济,迁入杨家故居,受徐氏之邀入徐家庄,两姓合一,扩大了地界壮大了人口。其他姓氏极少。清嘉庆年间,更名为徐家巷。原村址和下滦村相邻,1982年经长安县城镇建设环境保护局批准,全部搬迁现居住地址,与老村址相距两华里。旧村遗址尚存,村民基本迁完。
有“伯恩集团”等民营企业10多个。村内公路贯通,自来水入户,电话网络联户,家家住楼房。
新中国成立前“自乐班”享有盛名,新中国成立后演出《赶花轿》榜上有名,《红灯记》在西安各地演出几十次,轰动西安市各郊县,社火是“留八堡”成员之一,扮相动人,惊险奇绝,百看不厌。大专毕业生150多名。武官有大校、中校多名。
乔良寨村
位于滦镇街道东部,地处秦岭北麓,南依环山旅游路(省107道),东临子午大道。2012年,2个村民小组,240户,860人,耕地800余亩。主产小麦、玉米、谷子。
该村始建于唐代,相传有一个名为乔良的人,带领乔、熊、聂、姚、郑等五户回乡军人,在此碾制火药,制作爆竹、焰火,后逐渐形成村落,取名乔良寨。
久远历史未能让村民富足。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先后完成出村和村内道路的硬化,村庄绿化,路灯亮化,自来水的入户和低压电网改造工程,新建宏伟的门楼,进行街面靓妆,建成多功能综合办公楼,改善了办公条件。办公楼前的广场安装体育健身器材,增设文化、文艺用品,为群众开展文化活动,娱乐健身提供了场所。从2009年开始,种植大樱桃100亩,已挂果40余亩,年产值近60余万元。为创造村民务工就业机会,组织村民开展职业培训30场次。支持鼓励群众发展农家乐。
为了给村民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除进行环保教育外,还给各户配备垃圾箱,固定保洁员两名,使村容村貌得到极大改变。村主干道两侧建立文化墙。
2011年被评为市级先进基层党组织,2012—2014年度被评为区级文明村,2012年被评为长安区平安创建先进村。
内苑村
位于秦岭北麓滦镇街道东白石峪内外沿山地段。峪口内为山区,西邻黄峪寺(唐翠微宫);山外至村落古址南墙,全为沙土石缓坡果林区;北为可耕地,主产小麦、玉米、水稻。现村四周被大面积果木覆盖。2010年,13个村民小组,1100多户,4300余人。除峪内封山育林和村落、西安秦岭野生动物园规划占地面积外,南有各种果林3700多亩,村北有可耕地2100余亩(人均0.48亩)。
据历史典籍和内苑村安七户“安家祠堂”尚存的刻文碑石可知,早在上千年前,安氏家族就依辈分为其后代规定人名用字30个,即“朝、如、可、明、从、归、生、世、志、克、光、尔、来、多、忍、真、顺、向、吉、祥、景、兴、士、喜、文、永、智、有、余、昌”,其字可前可后,但不得混用,30辈一轮回。
目前,姓氏以安、任、张、梁、姚、徐、王、黄、李、刘、胡、郑、吴、鲁、朱、熊为主;还有同姓不同宗或早已迁往他乡,至今去向不明的个别姓氏。
据史料记载,该村原为“汉御宿苑”,后又为唐太宗李世民翠微宫内苑,分东、西两村。西汉武帝时在终南山麓建造御宿苑作为避暑离宫。贞观二十年(646)太宗李世民改建为翠微宫,宫北一带禁地称为内苑。李世民死后,翠微宫改为翠微寺。当时内苑亦称翠微下苑,清嘉庆《长安县志》卷二十二记:“翠微下苑在县南五十里董村。咸通七年置。”董村即内苑村西边的中乔村。清初分为东西内苑,清咸丰年间,洪水淹没西内苑后,为了安宁,所建新村曾一度更名永宁堡。清嘉庆《长安县志》记名为内苑村。清嘉庆年间,洪水淹没西内苑,留下东内苑,更名为永宁堡;咸丰后恢复原内苑村名。《咸宁长安两县续志》亦同名。
村里不少老人说,1952年前后,内苑村貌为一方形城堡,东、西有城门楼和门洞,夯筑厚土城墙,绿篱攀绕,有宗教寺庙多处。土地改革期间,村城墙及门楼、小型宗教寺庙全被拆除;祖师庙、官房改作本村办公室和当地供销合作社商店,后毁于“文化大革命”时期。
1958年,内苑村“白石峪松柏万亩林”工程获国务院嘉奖,村代表与中央主要领导合影留念。1974年后,农业学大寨时期,村集体企业有钣金铆厂、色纸厂、胶装厂、农业试验站、治山队、造田队、羊圈、养猪场等。其中“南茶北移”项目,长安全县上万人支援内苑村沿山“茶田会战”。1979年初,白石峪外突然狂风大作,许多栗树遭袭枝断皮裂,受损相当严重。该村“两委会”及时召开全村党员干部和村民代表大会,共商护林救灾对策,百余名村民组成的嫁接队把从周边剪来的板栗枝条一捆捆扛进灾情严重的栗园,早出晚归精心嫁接。两年后,颗大味美的内苑板栗曾出口朝鲜、日本。1980年前后,治山队、造田队完成牛圈沟西一面坡掏石垒坎、改土造梯田约8亩。又进白石峪,从烽火台下古洞塬,6户31名村民住地沿河谷一侧凹凸不平、弯度各异的曲径5公里分段治理,修筑可供架子车通往峪口的四段沙土路3公里。
2000年,西安秦岭野生动物园落户村南,占地面积173.33公顷。该村“两委会”共商村民勤劳致富大计。一方面主动与动物园主管领导协商,参与该园建设工程项目承包、保洁、栽花种草、绿化美化园内外环境,增加合法收入;一方面逐年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建设,废危房、拆老房。紧接着,启动新农村建设规划。共修筑村内东西向双车通行混凝土路14条,南北向双车通行混凝土路两条,西路南至副一街、北至环山公路,东路南至动物园北围墙、北至战备路。在村北战备路南统一规划设计,以户为单位采购所需建材、联系能工巧匠,合作共建“农家乐经营一条街”。2006年,村民合作共建的“秦岭小镇”与秦岭野生动物园商业街相连。并利用果林空间十余亩修建自驾游小轿车存放场,本村或外地人开办农家饭店、超市、清真牛羊肉泡馍馆,日用小百货商店、理发店、家电维修部、洗浴馆、通讯工具修理部、诊疗所等。
民国时期,东门外富贵人家曾在关帝庙设私塾学堂,新中国成立初改为村办初级小学。1960年8月,将初小改为六年制完小。1981年后,东边校墙被拆一段,外地人占用学校部分操场,办起面粉加工厂。2001年决定迁址建校,2003年4月,教育教学设施完备的两层砖混结构建筑、六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完小在新址上拔地而起。
梁志杰(已故),生前曾任村干部,分管林业,带领村民完成酸枣嫁接大枣、软枣嫁接柿子、野栗嫁接板栗获得成功;还为内苑村创建了万亩林,第一个将樱桃、猕猴桃、茶树、葡萄引进长安。1960年被评为全国林业系统劳动模范,同年参加在首都北京举办的全国群英会,受到刘少奇、朱德、郭沫若的亲切接见。
胡义平,现年50多岁(出生年月不详),少将军衔正军级待遇,现任职于中央军委总参谋部。
张育让,2014年病故,时年81岁。生前曾先后在红安公司一车间任党总支书记,航天一〇七厂〇六七基地办公室主任;退休前为一〇七厂医院党委书记。
梁志贤,1967年40岁病故。生前曾先后任庆安电镀厂副厂长,西安红旗自行车厂副厂长。
胡安锁,现年77岁(出生年月不详),退休前曾任陕西富平第一监狱副监狱长。
徐存绳,1958年生。中共党员,农民企业家,2005年3月任村民委员会主任后,将本村财务混乱的局面、乃至负债10万元的集体经济单位逐年转变为拥有(以到账为准)资金百万元的村,将动物园近800万元征地拖欠款如数追回。2010年为村民缴纳合疗费百万余元。
梁进修,现年54岁(出生年月不详),中共党员。开办标准件加工厂,现已拥有固定资产300万元左右。2004年获长安区首届“劳动模范”称号。
安智功,出生年月不详,现年83岁,无党派人士。退休前,一直在西北建筑设计院工作,曾任该院高级工程师。
石峡沟村
地处长安区秦岭山中,210国道973公里300米处路东,属纯山区村庄。全村现有48户,共计187人。村域面积4443亩。有试验场和疗养所等单位。有小学一所。村内庙宇的铁旗杆,为明代遗物。
相传早时,由于交通不便,挑夫担货行走于沣峪河畔悬崖峭壁之间的栈道,发现此沟道最窄处仅一步之遥,加之山口险要,又有一突出的山头封住沟口,沟里烟雾缭绕,绿树成荫。使此地更显得神秘。由此得名“石峡沟”,留传至今。据说在盛唐之前此地就已有人居住。民国时期以后,主要是外乡避难到此的移民较多,有陕西山阳、湖北、四川、河南以及祥浴沟及滦镇等多地居民,姓氏较为复杂,有解、阮、田、刘、李、王、沈、陈、彭、韦、董、龙等姓。
过去子午古道进沣峪口,到高砭子、二道桥,两山高耸,峡谷中激流如注,无法通过。故古子午道从村子进沟,往东经碌碡坪出山外。1958年在二道桥高砭子筑盘山公路后,川陕大路不再经此。石峡沟村沟道长约3.5公里,有主河道一条,分岔小河两条。山上主要树种为橡树及落叶乔木,珍贵的中华白皮松也有分布。除此之外还有经济林板栗林1000多亩,近几年全村村民响应政府的号召,在大部分土地上种植优质核桃树,已初具规模,进入产果期。全村每年的板栗、核桃、柿子、杏、野生猕猴桃等果品的总收入约三四十万元,部分群众还养有中华蜜蜂,现存有百余箱,现每公斤中华蜂蜜价格在200元左右,是一个极具潜力的发展项目。
村东山上有一黑龙洞,以前是周围乡村群众遇旱祈雨之地,建有庙宇一座,气势不凡,“文化大革命”时期被破坏,有遗址保留。村北面与皇玉寺相邻(曾经建有李世民的行宫)。
2006年至今,村内硬化主干道2200余米,副道400多米,路旁的绿化及排水沟基本完成。安装路灯46盏,修建大小蓄水池四个,自来水通到每户群众家中。修建村办公室3间100平方米,硬化村活动广场400多平方米,安装健身器材,丰富群众业余生活。生活垃圾做到定时清理,村内有专职的保洁员打扫全村主干道及活动场所卫生,保证村内环境整洁。
现有村内的主导产业为“农家乐”,有经营户26户,生意红火,仅此一项群众年收入约在200万元以上。
红庙村
位于滦镇街西2.5公里,东留堡东北侧。《长安县地名志》记:“红庙村始建于明景泰(1450—1456)年间。该村有三官庙,以其墙为红色,人称红庙,得名红庙村。清嘉庆《长安县续志》记为红庙村。”2010年,有3个村民小组,302户,1197人,耕地1590亩。
有李、王、骆、张、卢、袁等姓氏,以李、王两姓居多。查其根由,多说其祖先来自山西大槐树下。
旧时,村子的布局也许是因为地形的限制,呈矩尺形,作盘龙态。龙头在东,龙尾在北,没有南门和西门。一条曲折的主街道两旁分设5条小巷:李家巷、王家巷、殷氏巷、祝家巷和袁家巷。
三官庙,在村子东门外向南200米处,坐北向南,占地2亩左右,有上殿3间,厢房东西各两间,耳房一间,上殿有三尊神像:伯夷、叔齐和他们的仆人周博,大殿脊檩书“大明万历四十八年重修”字样。该庙“文化大革命”中被毁。
过去,除三官庙以外,东门外路北有关帝庙,东门里有土地庙,北门外的菩萨庙、马王庙、牛王庙、火神庙等。村子东北300米处,有一座七层砖塔,底座呈正方形,边长两丈九尺九寸九,名叫镇龙塔,也叫锁龙墩。村周围有护城河,宽约15米,深三四米,随城墙曲折有致。村南一里外,有东岗和西岗地名,这是历史上著名的五里河塘。
红庙村人酷爱艺术,对社火饶有兴趣。为八堡社火坛的盟主。

在线QQ咨询,点这里

QQ咨询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