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雷,广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副院长。
李巍霞,江西省公路管理局。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社会底层青年群体心理极化的传媒干预研究》(项目批准号:16BXW002)的阶段性成果。
当下,媒介及其环境改变了,使得传统政治心理也发生了变迁。在此,本研究提出“微政治心理”概念,以区别于传统政治心理。“微政治心理”是指现实社会中的公共事件转嫁到网络社会后,公众基于社交媒体与传统媒介的互动,对社会现象和政治主体的认知、情感、行为和价值取向的总和。本文以PX百度词条修改事件作为青年群体“微政治心理”的镜像载体,围绕青年群体“微政治心理”的演变与形成、表征及风险传播进行分析,并试图从媒介干预视角提出相关风险规避的进路。
一
事件回顾和调研样本分析
2014年3月30日,广东省茂名市政府因拟建芳烃(PX)项目引发了市民持续抗议活动,游行当天凌晨,有网友在百度百科词条将PX毒性由“低毒”改成“剧毒”,此举经清华化工系学生发现后又将“剧毒”改回“低毒”,随后引发了一场关于百度词条PX是“低毒”或“剧毒”词条拉锯战。10余位清华化工系学生与部分网友在6天内针对PX百度词条修改36次,激起北大、北理工、北京化工等高校化学专业学生加入“词条保卫队”行列,引爆社会舆论对相关PX议题的激烈讨论。最终百度百科将PX词条锁定在“低毒化合物”,PX百度词条修改事件于4月5日落下帷幕。
课题组持续关注了事件动态,并于2015年3月31日一行5人奔赴北京对PX百度词条修改事件进行为期7天的实地调研,并由清华、北大为中心,向周边学校辐射选取了调研区域:首先,对直接参与词条修改行列的清华大学化工系师生所在地清英士楼、工物楼、清华大学其他专业学生的六教楼进行走访;并且对同样深度介入词条修改事件的北京大学化学、城市建设等相关专业,对化学楼、二教楼、理工楼、老地学楼等进行走访;最后对密切关注事件且有学理关联性的中国人民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化工大学等高校的相关专业师生进行了实地调研问卷,即人大三教楼、北理工信教楼、北京化工大学主教楼进行走访。
在研究方法上,课题组兼顾了质化与量化的方式,一方面采取以集体座谈为核心,开展焦点小组访谈的形式理解研究对象的心理与态度;另一方面,通过深入清华、北大、人大等各大高校网络论坛,做线上的非参与式观察,并撰写观察日志,以持续性观察PX词条的变化路径,试图与亲身参与PX百度词条修改当事人及见证者建立信任,形成长期联系以获取真实材料,并在调研过程中与事件参与者及见证者共5人进行深度交流,课题组成员借助对他们事件参与原因、经过以及动员过程等询问、观察和分析,以了解青年群体在借助社交媒体参与公共事件在政治心理的变化过程及影响因素;同时,综合调查问卷、实地走访及现场访谈方法,对直接参与事件的化学化工类专业高校师生进行问卷访谈。考虑到样本的全面性,课题组也对非化学化工类高校学生进行了访谈,通过对不同专业学科、不同知识架构对公共事件政治参与情绪的相关参与者调研和分析,试图了解其“微政治心理”变化和影响因素;最后,辅以对事件中代表性媒体的报道文本收集,即对事件发展时段内的媒体报道进行全文本分析,以达到对事件全方面认知和研究。此次调研共发放315份问卷,有效回收311份,剔除无效问卷后最终获得309份,有效率98.00%;获得有效访谈资料172份,随机访谈资料42份;集体座谈一次,获得座谈资料10份。具体调研样本如表1。
二
社会情境视域下
青年群体“微政治心理”的演变
如图1所示,处于“茂名反PX游行”背景下,“PX”实则成为包含了环境诉求、利益诉求、知识诉求及权利诉求的符号象征。词条首次修改便激起对“PX”话语权争夺,形成舆论;而“誓死捍卫”口号使舆论发展至高潮,情绪聚集强化了群体感和身份感;随着传统媒体介入并将事件符号化和表意化,高校青年群体被赋予了社会认可。这也正是高校青年群体实现话语介入、身份赋予,再到心理聚合的过程,即“微政治心理”演变过程。
(一)情境营造:社交媒体促使话语介入
近年来,有关PX报道关涉了环境安全、社会政治及科学知识等议题,引发了全社会关注和议论,而茂名PX事件又使媒体聚焦舆论,迅速营建了社会集体情境。而高校学生也在与网友“PX词条修改”反复拉锯的集群情境中唤起了情绪记忆。
根据调研可知,在词条修改过程中,微博/微信/QQ等社交媒体(74.1%)已经成为高校学生高频率使用方式,相反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14.2%)则失去了其影响力。由此组成的微社群成为高校学生意见交流、情绪释放的主要场所,“PX低毒”“捍卫百度词条”等话语,由起源地清华大学化工系逐渐弥漫在北大、人大等高校学生群体组成的“微舆论场域”内。随着“不能为了响应PX游行示威忽略了真相”话语在整个网络空间得到充分传播,标志着青年群体与主流媒体话语产生了呼应,并与茂名反PX抗议行动形成明显话语冲突。在话语不断冲突过程中,青年群体“微政治心理”逐渐开始凸显。
(二)情境重组:新情境促成身份赋予
在该起事件初期,清华化工系学生初次介入PX词条修改时,清华学子王润佳的行为并未引起舆论关注,“当时就是觉得(有错误)不爽,我是一个人去修改的”。然而,随着茂名PX事件的不断演进,网友们“反PX”情绪不断激化,“PX剧毒”论随之广泛蔓延,广东茂名PX事件与PX词条修改形成情境组接,随之,高校学子与反PX的网友也进入了词条轮番修改的拉锯战情境中。在这一新情境中,“群内部交流情绪把清华学子统一起来!”当清华学生化工系学生蔡达理“清华化工系今夜誓死守卫词条”一声令下,来自北理工、北化工、人大等化工系学生纷纷加入词条保卫行列,誓言“捍卫科学、捍卫真理”,激起保卫战高潮。由此,青年群体在发展着的新情境中实现了“知识捍卫者”与“舆论引领者”双重身份赋予,其“微政治心理”也在身份感强化之下逐渐明晰。作为“捍卫者”的一方,以高等学府的大学生为代表的青年群体,具备专业知识与网络技术,“捍卫”一词强化了群体的道义感和责任感,增强了事件参与的道德砝码,同时便于参与群体的自我标榜与自我满足,激发了群体的社会参与,触发了较高的政治意识,同时心理感染机制逐渐具备雏形。
(三)情境标识:概念争夺激发参与行为
随着4月5日PX百度词条最终定格在“低毒化合物”,以清华学子为代表的青年群体在PX百度词条修改事件中取得了事实性胜利,并以“科学捍卫者”的形象呈现出来。随着主流媒体如《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陆续发声,并对青年群体“捍卫科学”等行为表示赞许,也使得青年群体在社会舆论获得认可,彰显了青年群体在公共事件中产生了重要影响力。
此时,PX从被赋予反PX项目抗议事件的重要意指符号,转变为PX词条修改事件中,标志着北京高校学子积极介入公共事件并充分发挥其能力的意指概念。而在社交媒体平台上,青年群体与词条篡改者反复对PX毒性争夺的话语博弈,成为青年群体自我标识的重要身份象征,借此过程,青年群体也完成了从话语介入到身份赋予再到心理聚合的微政治心理建构过程。
这标志着“抗争主体”从“草根”到“专业人士”的扩张,在话语介入阶段由于处于不同社会背景和事件情境,必然与线下事件的中心场域有着不同的话语表达,“微政治”心理中的参与和表达欲望逐渐发酵;当互联网的组织力量被唤起,不断有青年学子们加入修改词条的网络行动中,凸显了“守卫”“加入XXX的行列”等具有群体属性和规范的新场域,在这一过程中,“共生”的联结感大于修改行为本身,正如克莱·舍基(Clay Shirky)所言,一场无组织的组织力量兴起,看似松散的舆论战背后是彼此对于新的群体身份的认同,“微政治”心理中的身份定义和集合力量呼之欲出;借助专业话语和专业身份,具备了群体行为能力的身份已经“被赋予”(实质是自我赋予),这些青年群体的“微政治”心理完全被唤起,完成了从认知到态度到再到行为的媒介呈现与媒介演绎。
三
青年群体“微政治心理”的表征分析
当下转型社会中环境群体性事件日益激化相关社会议题,使得各不同社会群体情绪和态度相互耦合,并透过社交媒体舆论场影响着青年群体心理的变化。课题组实地调研发现,在PX百度词条修改事件中,作为青年群体重要心理状态,“微政治心理”经媒介镜像多重渗透,对青年群体的社会认知、情感态度和及群体行动均产生了重要影响,并呈现出话语表达“去政治化”、情绪波动辐射化及心理认知分化等“现象级”的表征。
(一)青年群体政治话语表达的矛盾性
实地的调研数据分析显示,专业与青年群体在清华学生修改词条态度反应呈显著相关性(B=0.194,P<0.01),实地深度访谈也印证了前述所言,如面对PX百度词条修改事件,高校青年学生的情绪反映与话语表达都较为复杂。其中,有37.5% 青年群体表现出无奈的情绪体现,在他们看来,抵制PX项目的人某种程度上都是专业知识和科学常识缺乏,他们没有对项目本身有一种科学性的认知。但是,作为具备专业知识的学生群体知识,他们又表现出较高的介入事件的热情,试图去传达理性的声音,正如有13.4%表述震惊和9.1%表示激动,其主要原因仍在于认为“修改是从专业角度……是保卫科学体现,我很自豪。”值得关注的是,即使介入这种公共性事件,但是青年群体自身在表达过程却避免“政治性”表达,即使当清华化工系学生接受媒体采访时,也都以“捍卫科学、保护真理”等话语进行阐释,试图在知识的话语中去表达自身的观点与诉求。当然这与青年群体所处高校环境远离实际公共事件场景不无关系,这也可认为是青年话语表达的“去政治化”与规避策略,更是其“话语矛盾”的表现方式。
(二)情绪波动的地理辐射性
地理空间认知是人们对地理空间内存在的信息进行编码、储存、记忆和解码的一系列心理过程(王晓明,刘瑜,张晶,2005)。情绪波动的地理放射性是指青年群体的情绪波动强度以某点为中心的向外围辐射,越往外强度越弱。当然,地理空间不仅体现为现实地理范畴,还是一种居住其间的环境或价值凝聚物。如克雷斯韦尔所言,“地方”不单是指世间事物的特性,还是我们选择思考地方的方式的面向——我们决定强调什么,决意贬抑什么(Cresswell,2006:22)。课题组发现,由于高校学生群体借助线上社群与线下集群的聚合,在PX词条修改事件过程中,就构建起新的“地方”,其所隐喻的是对PX理性的、科学的认知。正因为如此,亦使得情绪波动本身呈现为某种“地理辐射性”,或者是基于“地方”所延展开来的情绪递减。课题组发现,由于高校学生群体借助线上社群与线下集群的聚合,在PX词条修改事件中,青年群体“微政治心理”在情感发酵、聚集以及消弭都呈现出地域辐射性。
实证调研亦证实这种情绪波动趋势。如表2所示,以清华化工系学生聚合成社群作为PX百度词条修改的主要阵地,构成此次捍卫PX科学性的核心阵地,通过话语建构的知识边界、基于现实身份生成的群体认同等,都使其成为绝对的中心位置。离开清华、北大较为核心的“地方”之外,对PX捍卫并未呈现同样强烈的价值诉求。
(三)心理认知的群体差异性
认知理论认为,知觉是确定人们所接受到的制激物的意义的过程,这个过程依赖于来自环境和来自知觉者自身的信息,也就是知识(伯格,2000)。它强调知识对认知的重要作用,并影响人们心理及行为发生。在实地调研过程中,课题组发现高校学生因为专业不同,甚至学校偏重文、理氛围不同,对PX词条修改都呈现出心理认知差异,青年群体倾向于根据自己认知理念、心理认同和价值信仰对社会公共事件产生反应,进而影响了青年群体心理的分化。
如表3所示,研究结果表明,不同院校专业的学生对于是否赞同或者不赞同清华学生的修改行为存在显著差异,χ2=0.194,P<0.1。大学生青年群体对修改PX词条事件的评价之不同,在于专业知识和专业素养,以及文、理、工思维差异,所凸显心理认知不同显而易见,并直接作用在了网络舆论。在心理认识的群体分化下,青年群体认知倾向也造成了话语和行为的差异,最终促使“微政治心理”群体分化。
四
传媒作用下青年群体
“微政治心理”的风险衍化
社交媒体生态纷繁复杂且将青年群体置入了舆论风暴和关系重构的风险境遇,对“微政治心理”产生多维度解构和影响。在此次事件中,传媒通过塑造框架冲突、身份失衡及集群对峙等方式对青年群体“微政治心理”进行遮盖转化,使其在情绪波动、群体分化及集群失序中潜藏风险。
(一)媒体冲突框架刺激情绪暴戾
对冲突的关注是媒体在此类事件中常用框架策略,在PX词条修改事件中,清华学子与词条篡改者之间的矛盾就被置于茂名PX游行事件的“冲突框架”话语模式,并由此衍生相关议题冲突以吸引受众眼球与获得舆论关注。随着社会冲突的“行进”和事件的转换,青年群体逐渐对大众传媒及其冲突框架和“对峙话语”所不满,由于大众媒介冲突框架报道策略所夹杂的相关因素,亦使得青年群体自身产生了抵抗性情绪。换而言之,“微政治心理”逐渐外化为情绪抵抗的隐性行动。
具体而言,这与大众媒体会依据实践形成的动态化框架建构密切相关。一方面,这与大众传媒自身的报道模式有关,由于时效或者大众传媒自身属性的要求,不能将复杂、专业的科学议题完整呈现,而是通过简化方式将其纳入议题冲突的框架中。另一方面,由于大众媒介在涉PX议题上受到刚性制约、宣传需求等因素影响,往往将科学论争议题转化为社会公共事件,因此清华学子被纳入“支持PX低毒和PX项目建设”的二元对立立场。另外,面对茂名反PX游行进行和社会舆论变迁,青年群体受到主流媒体带来政治意识的压力,并且要遭受来自茂名PX抗议者们的“话语攻击”,多股压力汇聚在“冲突框架”下,青年群体在介入公共议题时候,其情绪容易产生某种不满,甚至是抱怨与对抗。
(二)媒介依赖失衡降低政治效能感
结合访谈和问卷分析发现,在调查对象中,75.6%的青年群体对清华学生持赞同以上态度,72.2%青年群体认为词条篡改者误导公众,恶意篡改。事实上,“PX 议题”已成为媒体、政府与民众互相争夺并建构的对象,并在环境、利益、科学及权力等因素影响下已成为社会性议题。然而,高校环境下青年群体面对失衡信息渠道状态,将这种政治参与弱化为一种情绪表达:“我感觉那些人篡改词条就是为了响应茂名示威游行,宣泄情绪”“他们就是故意的,无视基本社会道德,解决方式偏激,不理智”。概而言之,当主流媒体大肆对清华学子进行“科学捍卫者”等身份塑造和形象建构时,更多是基于某种现实的需求,并非基于科学理性的知识剖析,以及通过这种知识的阐释来寻求政治上的解决途径;与此同时,当青年群体将希望寄予社交媒介的时候,社交媒介自身所包含的混杂性及其众声喧哗的状态,都削减其具有的赋权功能。正是在这种依赖失衡的状况之下,青年群体政治效能感却在这种话语景观中渐渐降低。
(三)集群倾向加剧秩序混乱
网络集群行为常常是因为刺激性信息触动了某种潜在的社会情绪,导致了社会情绪的传播。在PX词条修改事件中,由于茂名反PX事件不断演进导致PX议题泛化,青年群体借助社交媒体进行话语介入时也形成聚集情绪和情感动员;与此同时,传统媒体对事件冲突性因素关注使得事件矛盾迅速形成舆论热点,随着双方不断话语试探和情绪互相刺激,线上话语建构与线上下示威演进的持续相互作用,“大家当时的情绪都比较激动,一窝蜂想要找词条篡改者当面理论,或者拉个横幅啥的抗议他们篡改行为”。青年群体微政治心理在这种集群倾向下,加剧了舆论无序发展,并影响了网络舆论秩序稳定。
调研过程针对公众情绪波动对社会政治秩序稳定影响相关的谈话中,大多数受访者认为公众情绪的波动会对社会政治秩序的稳定产生很大或非常大的影响,“不仅会对网络社会有影响,更会影响人的生活,延伸到现实社会中来”。加之主流媒体舆论影响在青年群体中不断式微,社交媒体以其平台上不可控的情绪和现实辐射交叉发挥作用,由情绪积聚的集群倾向更是直接引爆舆论,加剧了与网络社会甚至现实社会政治秩序之间的张力。
五
传播合力:对青年群体
“微政治心理”的干预进路
所谓传播合力,是指不同形式的媒体有意识地进行协同、合作、融合所形成媒体组合的信息传播效果(吴辉,2007)。传播合力并不等于单个媒体传播力量的简单相加,而是“各媒体通过有机组合实现功能最佳效果”(喻国明,2006)。传媒需从单介质媒体变为多媒体以实现传播合力效果,形成信息发布机制、内容生产机制,以“层级干预”实现信息传播基础上的知识建构。
(一)建立信息整合与实时跟进的信息发布机制
在此次事件中,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应发挥各自传播优势,在信息发布方面建立统一开放的新闻中心,用于控制和协调不同形态媒体,面对突发事件及时做好信息发布与公开,从观念上形成“公开第一的原则”,才能消除民众心理恐慌,及时遏止微政治心理由线上到线下、由点到面的扩散。
(二)构建立体化议题与知识阐释并行的内容生产机制
课题组发现,大多数调研对象对于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乃至“现象级”的南方周末等主流媒体所发布的信息保持良好信任度,然而却对其存在敬而远之态度和消费习惯,与此同时,新媒体以其社交性和便捷性得到了青年群体极度青睐。当环境群体性事件发生后,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理应在多元化的利益主体、价值观念和文化背景中寻求对话、沟通与阐释,以此帮助公众把所获得的事实与自身的生活及更大的议题框架联系起来,通过线上线下“议程设置”,如传统媒体致力于对事件深度分析与阐释,把握核心知识建构,新媒体由于不同主体参与事件话语表达,使得事件主体能通过各种渠道对此类信息进行反馈,进而促使传媒在议题建构和知识建构中进行心理引导。
本文系简写版,参考文献从略,原文刊载于《国际新闻界》2019年第7期。
封面图片来自网络
本期执编 / 彤昕
订阅信息
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国际新闻界》,国内邮发代号:82-849,欢迎您订阅!
您也可通过下方二维码或网址https://weidian.com/?userid=1185747182,进入国际新闻界微店,购买当期杂志和过刊。
您还可访问《国际新闻界》官方网站 http://cjjc.ruc.edu.cn/ ,免费获取往期pdf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