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行业动态    弘扬革命文化 锻造崇高师魂——宜昌市西陵区学院街小学校长彭玉芳经验分享谈

弘扬革命文化 锻造崇高师魂——宜昌市西陵区学院街小学校长彭玉芳经验分享谈

阅读量:3649531 2019-10-21



2019年湖北省师德建设经验分享暨“准则伴我行”报告会上,宜昌市西陵区学院街小学彭玉芳校长发言的主题为《传承革命文化  锻造崇高师魂》。
该校从挖掘红色校史,筑牢教育初心;讲好“学院故事” 唤醒职业认同;打造“红色引擎” 勇挑民生之责;沐浴红色荣光,用力向上生长等方面加强全校师风师德建设。

报告会现场
传承革命文化  锻造崇高师魂

▲宜昌市西陵区学院街小学校长彭玉芳

经验传递
“这里是活泼的园地,这里是抗战的基体……”这是宜昌市西陵区学院街小学的校歌《争取胜利》,它的曲作者是学校20世纪30年代音乐教师瞿世雄——著名歌剧《白毛女》的曲作者之一。这首歌从1938年一直传唱至今,展现着学院街小学一代代的革命传统和时代精神风貌。
抚今追昔
峥嵘岁月无限荣光
学院街小学曾经是宜昌革命的摇篮
是抗战时期中共鄂西特委的秘密联络站
一批批青年教师从这里走向延安
走上革命的道路
一个个名人将帅在这里播撒爱国的种子
传递革命的火种
如今,站在教育改革的新时代,学校植根深厚的革命文化,在传承红色基因的过程中,破解师德建设的密码,凝心铸师魂,立德树新人。
挖掘红色校史 筑牢教育初心
2016年,学校决定建校史馆,很多人当时并不理解,但学校一直坚定认为:那段革命历史是学校文化的根和魂,“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是学校的责任和使命。
学校举师生之力,搜集整理校史,开会商讨建设方案,走进档案馆,访问老校友,在尘封的历史长河中找寻学校的光荣与梦想。
1926年,首届校长、共产党员郭新柔怀揣教育救国的理想,散尽家财筹办学校,一腔热血投身革命。1928年却不幸被国民党当局杀害,他是宜昌城区第一个牺牲的中共党员。
1937年,校长、共产党员张一之,受钱瑛等革命人士的领导,在学院街小学践行陶行知教育理念。短短一年的时间,学院街小学的党员发展到十多人。
瞿世雄,当时的音乐教师,他与美术教师简化生等人创立“抗日剧团”,在炮火连天的岁月,传播“抗战到底”的信念。
冯玉祥、陶行知、老舍、白杨等一大批仁人志士纷纷来到学校做抗日演讲,留下了战斗的足迹……
在长达两年的校史馆建设中,老师们一方面深深地感受到身为一名教师是无比的骄傲与自豪,另一方面也深深地体会到在特殊历史时期,学校并不是世外桃源,它应该关注社会、关注时代,更应该有所作为、有所担当;教师也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心中要装着国家和民族,把爱国、爱党、爱人民的种子深深地植根于学生的心田。这就是学院街小学的教育初心。
讲好“学院故事” 唤醒职业认同
讲好“学院故事”,首先是要讲好“革命故事”。每年八月底的教师新学期集训,形式虽然多种多样,但唯一不变的是校长为全体教师讲革命故事,上好集训第一课。师生街头宣传抗日、组建抗日剧团、躲避飞机轰炸、宜昌大撤退、石牌保卫战……通过一个个鲜活的故事,深深影响着教师的德与行。
讲好“学院故事”,还要讲好“身边的故事”。每月一次的“学院讲坛”、每周一期的微信展播就是让身边的人讲身边的事,用身边的事影响身边的人。
刘骏老师用仁爱之心书写教育的奇迹。在刘老师班上有个听力障碍的特殊学生,从他刚上一年级起,刘老师就教他发声,学习说话,六年来,天天如此。

李明俊老师用人格魅力书写教育人的高风亮节。李老师了解到学校职数有限、矛盾突出,主动放弃了晋级,顾大局,淡泊名利,甘于奉献。

朱慧敏老师用专业态度书写工匠精神。朱老师是“湖北好课堂”一等奖获得者、全国优秀课改教师,担当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全心做好“传帮带”,携手青年教师共成长。

一个又一个的动人故事,启迪老师们不断叩问:什么样的老师是好老师?我要做一名怎样的老师?我将在学院街小学度过一段怎样的教育生活?一次次的追问和反思,不断唤醒老师的职业认同感和敬畏感,让历史与现实相遇,让学院故事的主角成为老师们学习的榜样,让先进的典型事迹成为滋养教师心灵的不竭源泉。
打造“红色引擎” 勇挑民生之责
革命文化的传承应从党员教师开始。
学校50%的学生属于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学生放学后无人看管,更无人辅导学习。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社区提出与学校共建“爱心小课桌”的倡议,即社区提供场所和桌椅,学校派出老师,负责学生作业辅导。听到这个倡议后,许多老师都有些想不通:平时工作本来就很忙,下班后还要到社区继续辅导学生,这不是增加了我们的负担吗?学校党支部迅速召开党员教师会,集中讨论这件事值不值得做,党员教师纷纷表示,在学校需要的时候,党员必须冲在前面。随后,学校组建党员志愿服务队,党员教师人人参与,每天下午4:30义务辅导这些无人照管的孩子完成家庭作业。在党员教师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老师加入“爱心小课桌”行动。2010年至今,“爱心小课桌”志愿行动1800余天,参与志愿服务教师100余人次,义务辅导学生1000余人,辐射1000余个家庭,解决了家长的后顾之忧,获得了社会赞誉。

在师德建设中,学校始终认为,一个党支部就是一个战斗堡垒,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学校的党员教师应是革命文化的代言人,是革命精神的传承者。良好的师德不仅表现为教书育人、授业解惑,更要回应社会的需求,担当相应的社会重任,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爱心小课桌”只是学院街小学党建工作的一个缩影,“亮身份、作承诺”党员示范岗、“我心中的好老师”党建沙龙、“校园三星”评选等主题活动,激励着全体教师争当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
沐浴红色荣光  用力向上生长
1994年,学校建起少年军校,至今已有25个年头,形成了《我爱我的祖国》校本课程。每年暑假,学校都会组织“红色旅”夏令营活动。
2017年7月,少年军校代表团参加了由全国少年军校联盟组织的夏令营。孩子们走进八宝山革命公墓,瞻仰先烈,献唱《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追寻英雄,致敬英雄,学习英雄;他们参观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聆听黄克诚将军女儿黄楠讲述英雄故事,重温革命历史;他们站军姿、走队列、做旗语操,接受全国少年军校联盟领导的检阅。从最开始的叫苦叫累,到最后的“脱胎换骨”,孩子们一点一滴的变化令人称奇。

在少年军校里得到锻炼和培养的不仅是学生,还有教师。在夏令营活动中,一位老师在带领学生祭扫八宝山公墓后写下了这样的感受:当我看到战斗英雄史光柱被警卫员搀扶着来到曾经作战的首长墓碑前,他用双手轻轻抚摸墓碑,久久不愿离去。那一刻,我的眼睛湿润了,我的心灵受到了震撼。对他们来说,人生是不幸的,但正是他们的不幸才成就了我们的幸福。与他们相比,日常生活中的恩怨得失又算得了什么呢?珍惜当下、珍惜岗位,做最好的自己!
教师在一系列的少年军校活动中,和孩子们一样,也实现了自己的蜕变。“集体的利益高于个体的利益”“在团队中成长”的理念深深扎根在教师心中。建设科创馆,教师烈日炎炎下喷刷油漆;大雪封路时,教师铲冰除雪;合作式教研、合作式家庭教育指导……教师在用力生长!
站在教育改革的新起点
学院街小学传承革命文化
铸就高尚师魂
在传承与弘扬中走向桃李满天下
在铸就和锻造中走向美好中国梦

作者单位:宜昌市西陵区学院街小学
责任编辑 : 李慕绚
出品:湖北长江报刊传媒集团教育新媒体部
策划:张勤     英子
审核:培文
编辑:白菜
实习编辑:禾日
联系邮箱:chupaijiaoyujia@163.com

在线QQ咨询,点这里

QQ咨询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