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行业动态    宋太祖选皇陵,一不在开封、二不在洛阳,为何在这个偏远的小县?

宋太祖选皇陵,一不在开封、二不在洛阳,为何在这个偏远的小县?

阅读量:3656068 2019-10-22



宋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令人惋惜又不得不赞叹的朝代。以最高统治者——皇帝为例,不仅生前不如唐代的皇帝那般磅礴大气,甚至死后依然保持着低调的风格。
自开国皇帝赵匡胤的老子赵弘殷开始,除了被金兵俘获的徽、钦二帝,其余的七个皇帝均葬在今天河南郑州西边的一个小城——巩义。旁边没有巍峨的高山为伴,仅仅是由土堆积而成的大塚,似乎与皇帝"唯我独尊"的地位一点也不般配。既然如此,为何宋太祖赵匡胤会选择这样一个地方作为自己的归葬之处呢?原因是多方面的:

今天的巩义市在北宋年间一直隶属于西京河南府(洛阳),而赵匡胤恰恰对洛阳有着难以割舍的情怀。因为他打小从洛阳长大,也一直有着迁都洛阳的想法。在最后一次巡视洛阳东归的路途中祭拜皇陵后,西顾洛阳奋力射出一箭,称"生不能迁都洛阳,死后必葬与箭落之地"。当然,这可能后人的一种附会,但却符合中国人"叶落归根"的文化渊源。
因而,尽管宋代的都城远在东京开封城,但每到皇帝死后却会被千里迢迢运送到接近洛阳的巩县来安葬,这对于送葬队伍来说可以说是十分艰辛了。如果是风和日丽,从东京到北宋皇陵区大约也需要走十来天;如果遇到特殊天气,那就更苦逼了。据说在当年安葬宋哲宗的时候,路上恰好遇上暴雨,灵车深陷泥沼之中,送葬队伍只能在野外露宿数日之久。

当然,赵匡胤也并非故意为难自己的子孙后代,选择巩县这个地方还是暗合"风水之说"的。有风水先生认为,通常情况下,皇帝所居都是"天地之中",阴阳相合,而巩县距离中岳嵩山最近。而宋代皇陵中的地宫顶部,也恰好有这么一幅星象图。
此外,从地形地势方面看,北宋皇陵与以往历朝历代的皇陵也大为不同,洛阳周边的帝王陵墓一般都会选择"背靠邙山,面朝大河"、"坐北朝南"的格局,而北宋皇陵则是北有黄河洛水,南靠中岳嵩山,东南有连绵青山,西方有一篇白沙滩,东南略高而西北略低,似乎大大违背常理。

有风水先生解释说,北宋皇陵恰好是"左青龙(青龙山)、右白虎(白虎滩),南朱雀(嵩山)、北玄武(黄河)"之局,山高水来、富贵绵绵。
然而,再好的风水也难免有子孙不肖,徽宗时期任用童贯、高俅等奸佞之辈,最终自食其果,不仅自己身死他乡,甚至也连累到列祖列宗。金兵在占领河南地区后,曾先后两次对北宋皇陵进行大规模破坏,真是令人扼腕叹息。
【免责声明】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公众号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网站上部分文章为转载,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我们已经尽可能的对作者和来源进行了通告,但是能力有限或疏忽,造成漏登,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根据著作权人的要求,立即更正或者删除有关内容。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感谢大家的阅读,你的阅读是对小编的鼓励,如果觉得文章还不错的话,小手轻移点一下右下角,点“ 好 看 ”,谢谢对小编的支持,小编一定每天给你们带来更多资讯。

在线QQ咨询,点这里

QQ咨询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