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行业动态    中国父亲和美国父亲带娃的差异,中国古人给出答案,看完我沉默了

中国父亲和美国父亲带娃的差异,中国古人给出答案,看完我沉默了

阅读量:3736566 2019-10-24



《都挺好》里苏明哲与妻子在美国工作,他们俩都有工作,而妻子吴非比较忙一些,她一边要工作,一边要负责接受上学的女儿,这些是大多数美国人的生活状态。也有家庭,爸爸负责带娃,妈妈全职去上班,不管怎么样,孩子的教养总有一个人承担主要任务,靠爷爷奶奶照顾孙子、孙女,这种案例比较少。

明哲回国后,准备赶回美国,与家人商量后,决定把苏大强带去美国,但他又不能让吴非的父母过去带娃,毕竟他们年轻大了。这样的选择对吴非来说是不公平的,她既要照顾苏大强,又要带女儿,吴非的父母又要照顾外孙女。事实上,苏明哲的育儿观,仍是中国传统父亲的观念。
美国老人带娃吗?
在美国,大概在三分之二的祖父母强调会帮忙带孩子,照顾年龄比较大的孙子女。但是带娃的频率很低,老人没有义务帮忙带小孩,42%的祖父母每个月带娃一次;18%的老人每周带娃一次;10%的老人一年带娃一次。
而美国老人在退休后,他们的除了旅行,就是过自己喜欢的生活。所以,他们每年三四个月在欧洲,三四个月在加拿大,三四个月在沿海城市,剩下的时间回来再陪陪晚辈,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他们并不会为子孙,放弃他们现有的生活。

由于祖父母带娃的次数很少,父母成了照看孩子的“主力军”,尤其是奶爸,行走在大街上、游乐场随处可见,在美国的电影里,有很多有关奶爸的主题电影。有调查显示,在美国爸爸带娃方面,在1965年,奶爸每周花2.5小时带娃;而时间到了2016年,这个时间扩展到每周8个小时;做家务方面,1965年,平均每周4个小时,2016年增加到10个小时。

美国奶爸真的这么厉害吗? 
有位美国奶爸强调,女儿喜欢去图书馆,喜欢到处跑,喜欢与人在一起,喜欢去上学,喜欢去运动场,喜欢骑车绕湖边飞快骑行,爸爸列出了一天陪孩子的时间表。
1、早上5:30,起床,吃早饭;
2、上午7-8点,带女儿晨练,练瑜伽;
3、上午8点半,送女儿上学;
4、上午9点至午4点,上班;
5、下午4:30,接女儿放学,去公园玩;
6、晚上8点,睡觉,给女儿吹头发,讲故事。

奶爸还研究了很多有关儿童早期发育的课题,比如幼儿的学前教育理论,大脑发育机制,这样一来,她就不会因为要做很多事而感到无聊和沮丧。因为一些生理上的现象,并不是孩子的错。孩子在四五岁前,控制情绪系统的前额皮质和边缘系统,能够很好的相连,所以,当孩子出现情感失控时,极难对焦虑情绪进行控制。
美国父亲“授人以渔”
这位父亲强调,他心中有一个目标,时刻告诉自己,身为一个父亲的角色,要给孩子提供一个“庇护所”,教会孩子做最好的决策,让他们有能力组建自己的家庭。

有这么一个故事,如果给你一条鱼,你只能喂饱它一天,如果你教它如何捕鱼,就能喂饱它一生,这个故事在中国有一个成语,“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美国父亲注重给子女更多地陪着和陪伴。比如上面的那位美国爸爸,让他很享受的事情,就是晚上给女儿吹头发、梳头,这个画面非常温馨。然而开始分工,给姐姐梳完头,去睡觉了。然而,爸爸再给妹妹讲故事,唱催眠曲。
爸爸即使换工作,也要考虑一个问题:我是否有时间照顾两个孩子?

中国父亲“授人以鱼”
中国的父亲更愿给予家庭什么?为家庭,为孩子,父亲在忙着建造一个优越的经济基础;父母努力工作,拼命赚钱,却缺失了对孩子的陪伴,一句“为你好”,却换回了孩子的“你考虑过我的感受吗?”这里面有现实的问题,也有观念的问题。更有很多宝妈提出“丧偶式育儿”,父亲只存在于空气里,回家陪孩子几分钟,就算尽到了做父亲的责任?
你对美国父亲与中国父亲的差异,有什么见解呢?

在线QQ咨询,点这里

QQ咨询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