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刚举行的全市2019年高中教育教学工作会议上,我校被评为济宁市高中艺体教学工作先进学校。姚宏、颜艳、郑大江被评为济宁市教育教学先进个人。
一年来在市教育局的正确领导下,我校立足学校发展实际,尊重学生个性、兴趣和能力等差异,实施灵活的选择教育,办学质量连年攀升,得到社会广泛认可。
一、因人施策,因材施教,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1.升学量、质同步提高。面对2019届生源整体基础较差的新情况,我校正确定位高考备考目标,认真研究高考命题趋势,制定科学备考策略,在保持传统艺体专业升学优势的基础上,普通文理和春季高考录取人数与去年大致持平,优质高校不断增加。这些当年城区中考排名三四千名以后的同学,在老师的悉心指导下,主动进取,顽强拼搏,实现了低进高出的目标。
2.生源质量稳步提升。2019年我校统招生录取分数线472分,再创历史新高。与此同时,我们不断深化与济宁一中的教研联合体建设,目前有三个班在一中校区上课,实现了教学、教研、测试和评价的同步,这既为我们进一步调整教学管理思路提供了借鉴,也促进了市区学校间合作与交流。近年来,我校深入推进课堂教学变革,进行个性化、分层教学,并坚持走优质特色发展和专业升学之路,培养了一大批专业优势凸显的艺术特长生,全面支持学生自主、多元、和谐发展,得到社会广泛认可。
3.选课走班逐步推进。应对新高考要求,我校在高二年级采取的是“分类组班、适当走班、分项培训”的办法。根据学生“六选三”情况,高二分班基本情况是:政历地3个班、物历地一个班、化历地一个班、生历地两个班,以上为7个固定班级属于A系列,物化生、物生地、物化地组成一个班为8班,生历物、生历化、生化地、生物地组成一个班为9班,政历物、政历化、政历生、政地生组成一个班为10班,以上三个班属于B系列。选课走班从B系列中出现。与此同时,充分考虑学生的“需求”,大力拓展学生的升学途径。在已成建制的美术班、音体班的基础上,进一步吸纳特色专业爱好者参加各项专业训练。
高一年级生源质量有所提高,我们采取的是“分类组班、全部走班、分项培训”的办法。针对实际,我们把高一年级分成三个大类,按类组班,原来意义上的行政班;每个类别内除语文、数学外,外语和六选三科目全部走班;其中一类为专业升学,专项培养。
4.特色办学阔步前行。在当今教育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势下,我们主动架立交桥,走特色路,用体育铸造健康和精神,用艺术培养气质和修为,进一步彰显办学特色。一年来学校先后被评为山东省优秀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山东省乒乓球特色学校、山东省健美操特色学校、济宁市高中美术学科教学研究基地。乒乓球队先后荣获济宁市2019年中小学乒乓球联赛女团冠军和男团亚军、山东省中小学乒乓球联赛女团冠军和男团亚军、全国中学生乒乓球锦标赛男团第九名和男双亚军,健美操队在刚刚结束的山东省中学生运动会上获得团体总分第六名。
二、搭建平台,涵养师德,全面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
5.我校高度重视研训工作,不断创新形式内容。个体研训,提升教师专业化的教养、修养、素养;群体研训,提升教师专业化的师德、师能、师技水平;整体研训,提升教师专业化整体水平,促使学校可持续发展。在做好省市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的各级各类培训的同时,连续四年组织了全员、清零、面对面暑期培训,极大激发了老师们的教育热情。2019年5月,学校被授予“济宁市五一劳动奖状”。
6.在各级各类教学评比中,我校教师取得优异成绩,带动教师专业成长。宗轼被评为“杏坛名师”,其主持的课题《济宁特色“非遗”美术元素的传承美育体系研究》被评为2019年度山东省基础教育教学改革项目。颜艳在济宁市优质课评选中荣获一等奖,梁慧在济宁市课题优质课评选中荣获一等奖。李青雯、李广生和刘泓文被评为山东省中小学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特色示范课堂”。许景、翟文娟被评为济宁市2018年中小学实验教学说课一等奖。学校被推选为山东省教育学会名师名校长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单位、山东省教育学会研学旅行专业委员会理事单位。
7.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有机整合带动一大批教师迅速成长。杜欣欣被荣获全国“新技术新媒体”交流展示活动二等奖。许景荣获山东省电教馆微课大赛一等奖,苏利平荣获山东省电教馆教师网络空间应用大赛一等奖。学校被评为济宁市教育信息化工作先进单位、济宁市中小学创新实验工作站、山东省智慧课堂教学实践共同体、山东省普通高中改革发展重点任务新型数字化学校建设类试点学校、全国网络学习空间应用优秀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