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5月6日,一位滴滴乘客在郑州航空港区搭乘一辆滴滴顺风车赶往市内时遇害。郑州市办案民警对媒体表示,作案人员是一名滴滴司机,身上携有凶器,凶手仍在潜逃中,警方正在抓捕。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NVJ9u6mib4MLs1ztrXThbQNJR5CXZ6wKwAX4F5ChCNOhEDxn91MZ10ibjHkANjsIicqoVuGKmiaA4WiatUedkmuS4uA/640?wx_fmt=png)
滴滴针对媒体报道的21岁空姐李女士搭乘滴滴顺风车遇害一事,发布公告向受害者家属及公众道歉,表示已经成立专项工作组,密切配合警方开展案件侦查工作。同时,滴滴承诺将全力做好后续工作,全面彻查各项业务,避免类似事件发生。
另外,浙江乐清案发生后,滴滴声称犯罪嫌疑人钟某的车牌是临时伪造的,但越来越多的信息证明,滴滴要么犯了错,要么撒了谎。人民日报曾发表微评论,表示“真相只有一个,无论谁撒谎都不可原谅。女孩遇害事件不可潦草收场,回应应实,整改应实,把乘客安全放在首位更应该实。没有实事求是之心,就难以走出危机;不推出实打实措施,就无法赢得信赖。”
2017年滴滴平台就业报告显示,滴滴顺风车日均订单200万,占滴滴平台总单量的十分之一,但司机性侵、性骚扰事件屡屡引爆舆情。顺风车屡现安全问题的背后,是否有足够的制度基础把控?2016年7月27日,交通运输部、工信部等7部委联合发布了《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下称《办法》)。针对网约车司机,《办法》明确规定应当取得相应准驾车型驾驶证,有三年驾龄,且没有交通肇事、危险驾驶、暴力犯罪记录。但是《办法》却同时将顺风车单独列出,称“私人小客车合乘,也称为拼车、顺风车,按城市人民政府有关规定执行”。相比起网约车驾驶员的国家标准,顺风车驾驶员准入门槛普遍偏低。大部分城市仅要求司机三证齐全、实名注册。8月28日,广东省交通厅副厅长王富民通过广东民生热线透露,“在网约车管理上,一家独大的滴滴不仅在广东,在全国也拒绝将数据接入政府部门监管,不肯提供详尽的驾驶人员和运营车辆数据,因此无法进行有针对性的执法,只能靠原始的围堵来执法。”“在全国也拒绝将数据接入政府部门监管”,既然是互联网平台,就必须有足够的监管,内部的和外部的监管都必须要有。滴滴不是独立王国,接受政府部门监管是基本的义务。
在滴滴这里,给公众的印象却是,它把“资本思维”凌驾于“公共利益”之上。滴滴将“资本思维”应用到了极致,所以在商业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却一再逾越价值与道德的边界,通过给巨量的“黑车”披上“互联网+共享”的外衣,以“顺风”名义堂皇上路。没错,互联网的确催生了技术的创新、推动了经济的增长、提升了公众的生活品质、节约了公共的资源,但是,如果这一切要建立在无底线的基础上,则所有的进步都将是巨大的食人陷阱。
即刻危机公关6原则:
迅速建立核心团队
迅速找到内幕人士
迅速发表声明
迅速告知员工
迅速回应媒体和自媒体
迅速寻求专家援助
欢迎大家前往新浪微博关注@曹保印啦啦啦,并且参与#即刻危机公关#相关话题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