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行业动态    河西走廊里的“气象步态”

河西走廊里的“气象步态”

阅读量:3823398 2019-10-26


深秋季节,沿着祁连山下河西走廊一路向西,雪山、草甸、树木被秋风“浸染”,变成金黄、红、白等色,犹如画布般绚丽多姿。这里既有我们熟悉的“大漠孤烟直”的戈壁荒漠,“西出阳关无故人”的沧桑边塞古城,以及丝绸之路上的精美石窟……也有我们不那么熟悉的巍峨雪山、梦幻冰川、七彩丹霞、秀美湿地。为了“续写”这条古老神秘廊道上的美好,甘肃省气象部门默默守护这里的“花谢花开云卷云舒”。

马场。中国气象报驻甘肃记者站提供
  助力“冰源水库”祁连山复生机
  位于甘肃河西走廊内的祁连山是座庞大的生态系统,它独特的坡地原始森林与草地构成的水源涵养林起着调蓄水源、保持水土、调节气候的作用。然而就是这座处于丝绸之路黄金段的连绵山脉,曾被生态问题折磨得苦不堪言。
  农田弃耕、荒漠化严重,水资源匮乏逐年萎缩、湿地面积锐减,其生态形势之严峻,曾是河西走廊发展的最大瓶颈。
  为使“冰源水库”再现生机,甘肃省气象局发挥部门优势,借助西北区域人工影响天气能力建设项目、祁连山人工增雨(雪)体系工程等项目建设机遇,着力发展飞机人工增雨工作,开展祁连山地形云人工增雨(雪)试验,将飞机增雨作业时间增加到每年8个月;全省地面人影扩展到14个市(州)的70多个县(区)和中牧山丹马场。560多个防雹增雨作业点、400多门高炮、180部火箭发射架、26部地面烟炉共同织成人影作业网,可针对不同天气条件、不同云系,在各个季节开展作业。
  在祁连山周边(甘肃段),酒泉、张掖、嘉峪关、金昌、武威等5个市(州)及中牧山丹马场可开展人影作业。
  2010年,甘肃省气象局启动祁连山东段常态化、规范化人工增雨(雪)作业。在祁连山脆弱生态区建成人影作业点56个,覆盖面积达6000平方公里以上。据监测,青土湖及周边地区地下水位逐步回升。近三年,祁连山内陆河流量不断增加,尤其是石羊河下泄水量增大,民勤沙化绿洲植被逐渐恢复,生态效益逐步显现。
  “祁连山的高山融雪养育着沿山而居的众多人口,而且对全省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起着巨大支撑作用。合理开发祁连山空中云水资源,在一定天气条件下促进云雨转化,增加区域降水量,弥补地表水不足,对祁连山脉生态系统、水资源有着非凡的意义。”甘肃省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主任尹宪志说。
  近年来,甘肃省气象局指导位于河西走廊的市州气象部门抓住关键时期在祁连山腹地开展增雨(雪)作业,有效增加了山区积雪和四大河流的来水量,为守护祁连山生态环境作出了气象贡献。
  “未来,甘肃省气象部门将在祁连山地区开展生态修复型无人机人工增雨工作,继续用气象力量守护‘冰源水库’。”甘肃省气象局局长鲍文中说。
  “眷注”千年国宝莫高窟
  莫高窟,俗称千佛洞,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它不仅是千年国宝,更是当地一颗璀璨的明珠。
  鲜为人知的是,始建于十六国时期的莫高窟能够保存千年,和敦煌气候干燥、降水量少、蒸发量大、日照时间长等“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密不可分。可以说,敦煌的气候条件成就了莫高窟的千年魅力,气象与敦煌文物保护早已似“缘定三生”。
  国宝脆弱,人们习以为常的气象因素在数值上稍有轻微浮动,就可能造成其严重受损。这种影响在莫高窟表现得尤为明显。为了保住敦煌莫高窟的“颜值”,甘肃省气象部门高度重视,利用现代气象科技手段,贴心服务,时刻“眷注”其安危。
  经过精心选址、周密部署,在与敦煌研究院莫高窟开放管理委员会反复沟通后,甘肃省气象部门在莫高窟窟区核心区安装了7套区域自动站,实时提供气压、气温、湿度、降水量、风向风速等数据,根据观测资料结合预报的各项气象因子,开展文物保护气象数据的分析研判,对于不同的天气气象要素,为文物保护提供有针对性的建议。
  今年7月6日到7日,在不到20个小时的时间里,敦煌几乎下了全年的雨。
  降水导致莫高窟窟区积水较多,湿度较大,连同“姊妹窟”榆林窟、西千佛洞等3处石窟部分崖体出现碎石下落现象。而更让人担忧的是,一旦洞窟内相对湿度超过62%,盐就会溶解,再遇到干燥的空气即会结晶膨胀,进而加剧壁画酥碱病害风险。
  罕见降水威胁着国宝,也牵动着气象服务人员的心。
  为确保文物安全,甘肃省气象部门提前发布重大气象信息专报提示敦煌研究院主管安全的负责人和保护所负责人注意防范;联合自然资源局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并及时发送至敦煌研究院,提醒其关注窟区安全。
  万幸的是,由于提前收到气象信息,敦煌研究院及时组织石窟管理科、警卫开展洞窟巡逻、启动灾害天气预警应对措施,疏通排水设施,确保了国宝的安全。而敦煌研究院莫高窟开放管理委员会在收到敦煌市气象局预警信息后,也立即对外发布了暂停开放的通知,保障了参观者的安全。
  据敦煌研究院莫高窟文物保护技术人员翟鸿涛介绍,此次降水时间长,空气湿度大,对莫高窟壁画破坏极大。气象部门的及时预报预警,给研究所的文物保护工作打出了提前量。
  除了降水,长期的风沙天气也会使洞窟雕像和壁画像不停地被“砂纸”磨来磨去,而且,沙尘微粒表层吸附的某些细菌和化学物质还可能对壁画的颜料产生复杂的生物或化学作用,致使其变色,甚至脱落。
  一直以来,根据气象预报预警的内容和级别,敦煌研究院会启动不同的应急预案,尽量减少因气象因素造成的文物损耗。譬如,当大风沙尘天气出现时,这里会关闭洞窟门,防止大风携卷沙尘进入洞窟后磨损雕像和壁画;在强降水期间,会根据气象部门相对湿度逐小时精细化的预测预报预警,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现如今,甘肃气象部门将包括气压、温度、湿度、降水量、风向、风速等在内的24小时气象信息与敦煌研究院保护所共享;将其纳入气象预警信息、重要气象信息服务材料等专业气象服务的重点服务对象,为国宝加了道“保险杠”。
  “得益于气象部门的支持,敦煌研究院及敦煌市文物局利用气象信息,已初步实现敦煌文化遗产由抢救性保护向预防性保护转变。莫高窟,悬泉置遗址、玉门关遗址等已实现大气环境预警监测,文物保护规划的气象基础资料提高了文物部门编制规划的科学性。预警极端天气,文物部门可以提前及时做好应对预案,确保了莫高窟及大量土遗址文物的安全。”敦煌市文物局局长石明秀说。
  为防沙固沙添能蓄势
  地处河西走廊东端的古浪县,自古就是丝绸之路要冲。“戈壁滩,古道边,荒漠连天”,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一曲古浪老调唱出了古浪人的往事。
  1981年,古浪作为荒漠化土地开发向社会承包试点,以石满为首的八老汉组建了八步沙集体林场,开始尝试防沙固沙。
  近40年过去了,八步沙一改以往的“面目可憎”,在古朴的沙黄色的映衬下,生机勃发,彩霞蝶飞。这背后,有气象部门的助力。
  作为距离八步沙最近的“气象力量”,甘肃省气象部门一边抓时机开发空中云水资源,一边围绕沙漠特色产业开展气象为农服务,用气象科技助力特色产业和荒漠经济,为沙漠植物防沙固沙添能蓄势。
  为最大程度发挥气象服务生态修复的效益,甘肃省气象部门经多方沟通协调,于2012年在八步沙林场东侧约4公里处建设了黄花滩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点。该作业点紧邻八步沙林场和黄花滩生态移民后续产业专业合作社,增雨范围覆盖周围100平方公里。近7年来,作业点的云水资源开发与八步沙林场生态建设、黄花滩生态产业形成良性互动。
  这之后,气象部门更是结合部门优势,为合作社荒漠作物生长提供气象服务,为沙漠防沙固沙“加力”。
  在黄花滩移民区种植800多亩枸杞的王发乾是实实在在的受益者。据王发乾介绍,天气气候对枸杞的种植影响很大,春季的风沙及降水与枸杞生长有很大关系,尤其在开花挂果时期,浇水不及时将直接影响产量。自从有了气象部门提供的天气预报和生产建议,在开花结果期,他们就能及时调整浇水时间,“既让枸杞不缺水,又节约了水资源。”
  沙漠植物经济效果好,长得“结实”,根须抓地牢固,八步沙林场小气候观测系统作用显著。
  “小气候观测系统一方面可以为农气工作人员制作为农服务材料提供及时准确的气象信息;另一方面,还可以帮助研究人员收集第一手气象资料,为科学防治沙提供气象依据。”古浪县气象局局长余龙说。
  近年来,甘肃省气象部门围绕沙漠特色产业的发展制作《枸杞最佳采收期气象条件分析及生产建议》《枸杞果实膨大期气象条件分析及生产建议》等为农服务材料,专门向合作社、农户提供涉及枸杞果实开花期、成熟、采收等生长发育阶段的14项建议,为枸杞固沙、生长提供气象支撑。

马场。中国气象报驻甘肃记者站提供
  从古丝绸之路,到如今的“一带一路”,历史的浓墨重笔一次次在这片狭长的土地上写下史诗。守护河西走廊,就是守护历史,而这里生态环境的勃勃生机,也不断为历史增色。未来,甘肃气象部门将持续加强祁连山生态保护区和土地沙漠化、盐碱化生态恢复区地面人工影响天气作业能力建设,助力风沙源治理、水土流失治理、荒漠化综合治理等生态保护,为河西走廊生态环境保护贡献气象力量。
  (来源:《中国气象报》10月24日二版 责任编辑:王敬涛)

在线QQ咨询,点这里

QQ咨询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