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刷微博的时候恰好看一个热搜,一个独居老人因为换灯泡时不慎摔倒,腰摔断了动不了,结果就在地上不吃不喝躺了三天三夜,邻居察觉到异常就报警了,警察开锁进门,老人就剩下一口气了。
本来以为老人是无儿无女,结果大家人把老人送医院后,发现老人是有个女儿的。大家一下子就拍案而起,不孝啊、没心没肺,什么词都出来了,毕竟人之常情,你消失三天,做女儿的都不知道。
这个女孩子,就开始哭了,说他爸把他从小打到大,她搬出去住,现在还要定期去看心理医生。
这个时代盛产庸人,无所事事的,键盘侠的工作就是鸡蛋里挑骨头。
他们继续指责这个女孩子,父母的打是亲,骂是爱;你自私自利...
因为在常识范畴里,还有我们看到的电视剧里,怎样打骂孩子的父母,都一定是发自内心爱着孩子的,“暴躁老爸和女儿的大和解”这样的暖心题材被翻牌成无数部电影。
父母的爱是无私而伟大的,这是大多数情况,可惜,在极少数的不幸情况里,父母的爱却是充满自私和卑鄙的。
对于有的父母,孩子也仅仅只是预料之外的产物、发泄道具、牟利工具。
有一次,一个读者在后台给我发消息,她才大二,她妈就让她每周跑去相亲,相亲对象却是一群她年龄两倍的大叔。
她对于她妈妈唯一的意义就是收彩礼,她就好像商品一样,卖掉她挣的钱也只是为了给她弟弟买房而已。
她说她真的恨死的她家庭了,当她和任何人去讲这件事,人们给她的回应永远是清一色的政治正确“你爸妈这样做太有问题了,但你应该和她们多谈谈,说出你自己的想法”
她爸妈不让她谈恋爱,是为了留给她相亲对象一个“干净的身子”;她爸妈不让她化妆,是为了留给让她做一个相亲对象喜欢的清纯脸。
别人的家教全是出于父母的保护,而她的家教只是为了维护商品的完美。
所以她离家出走,住在男生家里,跑去蹦迪,可她并不爱蹦迪,她只是想毁掉爸妈的期望。
就像我之前和做心理治疗师的朋友聊天,写的一篇文章“拜金女的原生家庭之殇”,这篇文章看过的人不太多,好文章看的人总是少的。
我写过数不清楚的所谓10W+爆款了,但我最喜欢的还是几篇点击量很低的文章。毕竟大众是低俗的,大众喜欢的文章,又怎么可能有深度呢?
那次采访里,我朋友给我讲的一个案例是这样的,一个女孩子生活在这样的一个家庭,她的父亲是懦弱的文员,而她的母亲是水性杨花的美人,她的爸深爱着她的母亲,可她母亲却隔三差五的夜不归宿,而每当这个时候,他爸的处理手法就是“家暴”。
不是家暴她的母亲,却是家暴她自己。在她妈不回来的深夜,熟睡里的她会被她爸抓去头发?起来,然后一巴掌扇醒,在按着她的头往墙上砸。
她不敢回家,躲在同学的家里,结果她爸半夜去敲同学家的门,礼貌的跟人家致歉,把她带走,带回家更暴力的殴打她。
所以当她高中时,一个油腻的中年人提出要包养她的时候,她想都不想就同意了,只要能逃离那个家,她什么都愿意做。
她后来的人生也一样一样被敲定了,在夜店的狂欢里忘记过去,在气瓶里寻找迷失,在蓝精灵里寻找安心,她痛恨着那些成熟的男人毁掉她的一生,所以她变成了我们说的混圈婊、捞女、拜金女。
我总是希望,世界能足够纯粹,恶人天生是恶的,好人天生是好的,可惜人性是复杂的,也没有什么好人坏人的区别,所谓的拜金女只是一个运气不好被命运折麽的小女孩,所谓的渣女可能只是一个感情上被伤透的失败者。
精彩回顾
我鱼塘满满备胎无数却一无所有蹦迪圈的小姐姐们到底有多好看?一个女孩在韩国EDC四天三晚的真实经历蹦迪迷惑行为大赏《朋友圈男子职业图鉴》在上海,蹦迪不过是前戏,海底捞才是主战场我沦落为“气奴”的三个月..混圈婊:你不给我花钱就是渣男祝中国女孩早日实现蹦迪自由第一批蹦迪选手已经退圈了寻给我转10万的宝藏男孩睡后月入五万的小姐姐嘲笑我税后两万那年EDC,我订了十万的卡座,却陪她在野区蹦了两天两夜打气一年我打掉了一辆大G那个一周蹦迪七天的女孩猝死了夜店渣男名表直男的灵魂发问:凭什么女生喝酒不用给钱小马丁在台上打碟我在卫生间哭了细思极恐,“说好不哭”是渣男套路千金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