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行业动态    昨天,某国内大药业天津办药代全员解散!

昨天,某国内大药业天津办药代全员解散!

阅读量:3847887 2019-10-27



昨日,一则嘉林药业阿乐天津办事处集体解散的微信朋友圈截图传遍了微信圈,消息尚有待嘉林药业确认,但人员各种调整在现在并非新闻。带量采购已成定局,尤其是全国扩标后,市场格局巨变正由预判变成现实。

在新市场规则下,可以预判的是,留下来的能够做的产品会越来越少,市场会真正迎来一个剩者为王的时代,给市场带来诸多巨变,这些改变会促使代表、目标客户还有推广方式都发生很大变化。
改变面前,我们应该做什么来迎接这些变化?
哪些品种还会是好品种?
目前只有25个品种进行了带量采购,但未来第二批、第三批甚至第四批品种带量采购都会到来,只不过是时间问题。
对于纳入带量采购的品种,行业总结的是需要符合这三个标准:一个是外资国企原研药占据很大市场的;有国产仿制药过一致性评价的,尤其是很多品种过一致性评价的,当然还要符合市场大消耗医保资金多。
目前,带量采购影响主要是心(脑)血管、内分泌领域。传言第二批带量采购中,还会将糖尿病领域纳入进去,尤其是一些慢病领域。这些领域都是市场竞争充分、养的药代多,所以带量采购结果出来后,紧跟着价格大幅度下跌带来的是人员被大面积调整,很多药代面临失业、转岗。
未来市场和品种机会在哪里?王鹏认为,一个是看国家医保资金投向哪里,哪里就会出现很多机会;还有一个特色专科产品。
近日,中国药学会发布了《2018年度医院用药监测报告》,该报告指出,抗肿瘤和免疫调节剂的使用金额占比在2018年首次超过全身用抗感染药物,跃居金额占比第一位,5年内使用金额占比增幅最大的,同样还是抗肿瘤和免疫调节剂。
这是医院用药情况,从医保目录变化来看,无论是新基药目录还是新医保目录,最受益的是抗肿瘤和免疫调节剂。2018年这两类医保药品使用金额占该类别全药比例增幅最显著,从2014年的58.57%上升到2018年的86.39%。可见,这两个治疗领域是医保基金支付增量的主要流向。
但是,也会有小伙伴跟王鹏表示,肿瘤市场确实特别火,只要宣传要做研发、创新的公司,手里都或多或少有一个或几个肿瘤产品,纷纷建了肿瘤团队,这还能说是好机会吗?
王鹏认为,肿瘤涉及实体瘤和血液瘤,涉及范围很广,有些产品已经进入高度竞争,包括我们经常在讲的紫杉醇、易瑞沙等类型的药品,基本上已经变成了肿瘤用药的基础用药,相关知识普及度很高。肿瘤用药中也是高占比用药,这就符合带量采购标准,还有一些不会进入带量采购,是因为进入知识壁垒门槛很高,相关学术普及度还不够,市场仍在培育和发展阶段。
例如,现在市场上大热的PD1和PDL1,据说已经上市和即将上市有20几个产品,有很多从心血管领域出来的小伙伴跟王鹏咨询时,问我这是不是一个好机。
我给出建议是,机会这么好,为什么不去做?一个肿瘤市场基础好,潜力非常大,另外一个是,要迅速培育、迅速做大一个市场,必须玩家足够多才行,观念的普及、渗透速度才会非常快,在此基础上开展差异化竞争。以前,心血管领域品种不就是这么竞争做起来的吗?瘤种是非常多的,还是会有差异化竞争的,可以非常放心的杀入,一定有巨大潜力和机会。
当然,除了高度竞争的PD1和PDL1外,肿瘤市场上还在不断上市一些独家品种,这些瘤种都处于研发、刚刚上市阶段,即传统意义上的肿瘤药物,中国有巨大人口基数,即使发病率不高,也有数量居多患者人群,做好市场推广,这些品种无疑都会变成药企利润奶牛,这些品种也会创造大量岗位吸收高段位、高能力的医药代表,这时候关键是看的推广是不是有效、代表能力水平是否符合现阶段要求。
其次就是一些特色专科产品,包括免疫制剂、检查诊断试剂、生物制剂,还有一个专科领域冒出很多产品,例如治疗银屑病的、治疗骨质疏松的、治疗阿尔海默病的,还有肾内科用药,冒出特别多的产品。这些专科领域虽然很小,但是中国有14亿人口,未满足治疗需求人群很多,市场机会大,会产生大量的工作机会,关键是看你是否能够抓住这些机会。
剩者为王,市场准入会先难后易
可以预见的是,带量采购后,还会有一系列的、大量的密集政策出台,在密集政策下来的时候,医院会求稳为主,所以这时候市场准入会特别难,医院会基本上不开药事会,要么开药事会决策要踢出哪些产品。
其结果是,在现在情况下,带量产品会被清出医院,从医院市场消失。比如,目前带量采购虽然只有25个品种,但是同通用名下既有原研药又有仿制药,会有一批产品被清理出去,医院产品会特别清爽,剩下产品减少很多,这对于能够留存在医院产品会是好消息,竞争减少了。
但是对于那些没有进入医院的,遇到这种情况会很痛苦,一定要想办法,你的产品是否能够做院外,除了院外,是不是积极和医保达成合作关系,通过医保谈判等方式实现全国准入?
这个市场准入的艰难期,王鹏预计会有两年。密集政策实行下去,带量采购政策稳定后,该带量的差不多了,医院腾出手来进一些有治疗价值的产品,满足患者治疗需求,打造医院特色,吸引患者。这样在医院本身产品不多的情况,竞争激烈程度下降了,本身又是有学术推广价值和治疗价值的产品,市场准入不会很难,市场提升也会相对容易。这也就是王鹏前面所说的剩者为王的时代。
在剩者为王的时代后,药企应该怎么办?
医药行业大动荡!
多家领头羊裁员近2万人!遣散费人均140万!
近日,多家跨国药企在全球范围内的裁员,也一直在持续。其实外资药企裁人的消息屡见不鲜,究其原因无非是要控制成本,调整架构,顺应市场重新布局等等。有业内人士统计,2018年以来,辉瑞,赛诺菲,诺华,GSK,默沙东等知名跨国药企裁员总数就接近2万人。
放眼国内,本土龙头恒瑞医药、石药集团、科伦药业等多家药企也都在调整战略,转向创新药、高端仿制药,尽管目前还没有直接的大规模裁员的消息穿出,但是其内部人员洗牌也不少见,近期各大药企高管离职的新闻也不在少数。
对于医药人来说,在当下行业变革时期,各种因素都会导致人员变动、流失,医药这碗饭吃起来也不如以往那么容易,医药人现在的当务之急因全面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增加自身的竞争力。
对于药企来说,不论是在中国还是全球,退出、转型、升级……已经成为各大制药企业的主要关键词,为谋求发展就需要选择和改变。转型是痛苦的,不转型是更痛苦,医药风暴已经席卷来临,并将未来3-5年可能持续。
诺华将裁撤320个岗位
据外媒Fierce Pharma报道,10月23日,诺华宣布将进一步推进生产力紧缩,裁撤在爱尔兰的320个工作岗位。
据首席执行官Vas Narasimhan认为,这一“生产力计划”是有助于提高公司利润率的战略。随后,该公司发言人对《爱尔兰时报》证实了这一消息,作为全球重组的一部分,公司将在2022年中旬之前关闭位于爱尔兰Ringaskiddy的生产设施,其“活性药物成分(API)”工厂裁员240人,以巩固其API部门的业务;并对该园区内的“全球服务”部门裁员80人,计划到2021年将剩余“全球服务”员工转移到欧洲和亚洲中心。而这两个部门都是诺华技术运营的一部分。
对于此次裁员计划,诺华表示,会确保对收到变动波及的员工提供良好的离职待遇。

Alkermes将裁员160人
同日,爱尔兰生物制药公司Alkermes也表示将裁员,涉及160人,并削减未来的雇用人数及开支,旨在公司重组、阻止亏损。受此裁员消息影响,其股价当日上涨了6%。
同样,业内人士认为,Alkermes此次裁员计划是公司重组计划的重要一步。
据悉,Alkermes自年初以来,股价已下跌逾三分之一。今年第三季度,Alkermes收益报告显示净亏损为5300万美元,高于去年同期的3400万美元。面临着亏损的尴尬局面,Alkermes决定从各方面降低成本,而裁员就成了这一计划的重要一步。
Alkermes表示,有望在今年年底前完成大部分裁员工作,并将在第四季度支付1300-1500万美元的费用支付解雇费用。一系列措施预计降低成本1.5亿美元,重组最终将在未来几年内节省数亿美元。

默沙东将裁员500人
据外媒FiercePharma报道,默沙东于10月17日在宾夕法尼亚州发布了裁员警告通知,该州多为行政职位。
据悉,默沙东美国将从2020年1月3日起裁员,裁撤职位主要集中在销售和总部商务团队。默沙东女发言人Pamela Eisele表示,“部分受影响的员工可以申请公司其他部门职位,最终被解雇的员工将获得‘全面的离职待遇’。”
Eisele指出,“虽然有所裁员,但默沙东会根据业务的变化,在肿瘤学等增长领域增加美国的新工作职位。此举是整个公司范围内努力加强默沙东对创新关注的一部分。满足重大未满足的医疗需求,以及能为我们带来最佳增长机会的研发工作。”
赛诺菲裁员赔偿方案曝光
一代“神药”波立维落幕,医药人何去何从
据新浪医药报道,跨国药企赛诺菲解散“4+7”扩围中标品种波立维的医学团队以及销售团队的瓜又有了后续,在赛诺菲发官方声明矢口否认的同时,又有自媒体曝出了赛诺菲协商解除员工对应协商解除的优惠方案。

方案显示,经济补偿金按照2019年8月底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计算,额外补偿为N+3个月基本工资,社保公积金及商业保险均截止到今年11月30日,员工可以应聘其他事业部岗位。
罗氏、迪安重大人事调整
10月22日,迪安诊断技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公司董事会近日收到公司总经理陈海斌先生提交的《辞职报告》。公告显示,陈海斌先生为使公司的治理结构更有利于公司的业务发展需要,申请辞去公司总经理职务,辞职后将继续担任公司董事长职务,继续履行董事会及专门委员会相关职务,并按照《公司法》、《证券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继续履行忠实勤勉的义务。
同时,公司当日的第三届董事会第四十三次会议决定,经公司董事长提名,董事会同意聘任公司黄柏兴先生为公司总经理,任期自董事会审议通过之日起至第三届董事会届满之日止。
公开资料显示,黄柏兴是马来西亚华侨,毕业于西澳大利亚大学医学检验专业。1999年来到中国,于2006年被任命为罗氏诊断大中华区总经理。据悉,在罗氏的十三年,黄柏兴开创了罗氏诊断中国市场增长率超140倍增长的局面,且年平均增长率稳步维持在25%以上。黄柏兴的时代,让中国成为了罗氏诊断全球第二大市场,仅次于美国。同时,他也是中国AGP(加速增长计划)的主要推动者。来源 医药资讯地方台、药脉能(作者:王鹏)

在线QQ咨询,点这里

QQ咨询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