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的陷阱
根据多个联合国机构发布的《全球食物保障及营养问题现状》报告,在2018年,全球饥饿人口达8.21亿人,连续3年呈现上升趋势。这意味着,世界平均每9人中就有1人挨饿。
2019年诺贝尔经济学获奖者阿比吉特?班纳吉、埃斯特?迪弗洛在《贫穷的本质》中描述了贫穷陷阱的形成过程:
帕克·索林住在印尼万隆省的一个小村庄,家里有12个孩子,以给当地农民打临时工为生,一天挣1万印度尼西亚盾(购买力平价2美元)。然而,随着化肥、燃料价格上涨,农民们被迫节省开支,导致帕克·索林失业。
失业后,他一直没有找到工作。主要有三个原因。第一,对于年过40的帕克来说,由于饥饿,他无法从事大多数体力活儿,在一周中,他有四天每天只吃两顿饭,剩下的三天每天只吃一顿。第二,对于那些技术含量高的工作,他缺乏经验。第三,重新学门手艺,与年轻人竞争,为时已晚。
帕克认为,拥有土地的农民之所以决定辞退工人,而不是降低工资,原因是他们认定在粮食涨价的情况下,降低工资会让工人吃不饱饭,从而降低他们在田间地头的工作效率。这也是自己找不到活儿干的原因。
再见,慷慨的烧钱时代
从印尼的农场回到城市的职场,2018年以来,随着美团、京东、知乎、新浪等企业开始裁员,许多人到中年的职场人慨叹工作不易,甲骨文裁员、亚马逊等外企退出中国市场似乎让行情雪上加霜。
也许很多人有同样的疑问,企业为什么选择裁员而不是降薪?为什么有些企业明明赚钱也要裁员?
我们先来看一下水木社区网友的讨论:
@goodLoveLi
同事被大量裁员,很难找到下家。选择降薪,总是能挺一挺就过去了。裁员的话,这里面很多都是上有老下有小的,还背负着大量贷款。
@BirdFans
你这是从员工的角度想问题,而企业裁员是从公司利益出发的。如果降薪,就留不住优秀的人才,最后的结果是留下一批平庸的混子,公司还怎么跟别人竞争?
@quenii
裁员是一次性解决问题。降薪一方面违法,另一方面并不会大幅降低支出。
克里斯托弗·T·斯坦顿(哈佛商学院)、杰森·山特维克和内森·赛格特(犹他大学)以及理查德·萨乌马(密歇根州立大学)的合作研究发现,当一个公司降低薪水时,表现最好的那些员工将会最先离开公司,并且往往会加入竞争对手的团队,这反而会加剧公司的财政危机。
与之相反,如果公司选择减少员工数量,领导层就可以掌握主动权,让工作效率低的员工离开。
2018年以来全球贸易摩擦升级,外需减弱、内需不足,产业发展前景不明朗,不管夕阳型企业还是新兴企业,都不得不对一些业务部门进行“关停并转”,以达到优化自身业务结构的目的。
例如,三星宣布关闭中国工厂,HTC宣布暂时退出大陆手机业务,暴风体育裁员近50%,只保留财务、IT、技术等少数人员等等。
随着资本市场回归理性,稳定的、现金流充足的,持续为企业带来效益的业务就能成为未来企业经营出发点,而那些新兴的、卖概念的,没有盈利模式的业务将被砍掉。正如在WeWork上市失败后,摩根士丹利首席美国股票策略师迈克·威尔逊所说,“为没有实现盈利的企业提供慷慨资金的日子已经结束了。”
那怎么看待很多企业,一边招聘一边裁员呢?主要有以下原因:
● 通过平薪甚至降薪的方式,招揽到更优秀的人才,实现内部人员优化。
● 业务线调整,某些业务线裁员,某些业务线招聘。
● “裁掉会说的,招来会干的”。某些员工在一家企业呆久了成为老油条,这些人呆在舒适区不思进取,降低企业效能。这时候,企业会将这些人“一锅端”,而招来工作热情高、效率高、业务水平高的“三高人群”。
▍技术与市场,“看得见的未来”
很多人认为,大量企业裁员也会使招聘市场面临寒冬。不一定。
根据猎聘全球职业发展中心发布的《2019年第三季度招聘趋势调研报告》显示,全国大部分地区招聘企业数量呈持平趋势,约50%-60%。其中,华南地区的扩招占比最多(24%),华东地区最少(16%)。
既然还在招聘,为什么很多职场人感觉工作变得不好找呢?
招聘趋势平稳,不代表需求岗位与员工的匹配度高。
这份报告还显示,企业对各岗位的需求顺序为:业务类(37.1%)>技术类(34.7%)>运营类(13.3%)>市场类(9.7%)>行政类(5.3%),这可以理解为业务岗位能直接给公司带来利润,而技术类岗位能为业务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巧合的是,无论企业规模大小、区域在哪,对于业务类和技术类的需求都很旺盛,比例均在30%-40%左右浮动。
数据来源:猎聘大数据 | 2019年第三季度招聘趋势调研报告
另外,根据中智咨询《2019年应届生招聘与激励研究报告》,在不同类型岗位的应届生中,2019年招聘需求增加的主要是技术、产品研发/开发、软件开发及销售类岗位。
从热门技术类硕士生的起薪标准来看,算法最高,其次为人工智能。近年来,人工智能类紧缺人才的年薪涨幅在20%以上,尤其是稀缺的博士生,其年薪涨幅高达30%。
由此可见,技术和市场这两个岗位是“看得见的未来”。
一些企业已经意识到这个趋势。近日,普华永道宣布,将在全球推行一项称为“New world. New skills.”的计划,为期四年,投入金额累计30亿美金,帮助员工提升数字化技能,为数字化时代到来做好准备。
也许你会问,如果我没有技术基础、看统计就像看天书,也没有销售人的巧舌如簧、八面玲珑,应该怎么办?特别是当我35岁上下时,到底能干些什么?
外在的危机是内在的动力
其实,35岁即失业是无稽之谈。让我们来看一下各个年龄层在35岁正在面临什么情况。
1960年出生的人,1995年时35岁。下岗潮,是90年代的一件大事,从1993到2001年,数千万国营企业工人下岗,大批乡镇企业倒闭。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冯兰瑞曾说过“九五期间,国内失业率可能达到一个惊人的数字”。
但下岗后,大批工人南下打工,涌入深圳、东莞。1996年的深圳,集体收入超过一亿元,逐渐成为以高新技术为先导的区域制造业生产基地。不过,技能仍是一部分下岗工人的短板,”人”与”岗”无法实现精准匹配,导致一些下岗工人经历了严重的找工难状况。
这一切,随着中国在2001年加入WTO发生改观,失业潮转向用工荒。另一方面,国有中小型企业转为民间经营,一家家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也为下岗人员提供了新的工作机会。
1970年出生的人,2005年时35岁。21世纪初,第一次互联网泡沫破灭。微软垄断案宣判,微软创单日最大跌幅,宣告着互联网泡沫破裂的开端。高科技公司的股价开始下跌,新浪、搜狐、网易股价甚至一度破发。这让远在大洋彼岸的中国投资机构闻风丧胆,不敢给互联网公司投资,导致无数靠融资活着的企业破产、倒闭。
能活下来的,在日后都成为巨头。
在2005年,中国网民首次过亿,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互联网大国。在这一年,百度登陆美股,马云创立淘宝网,马化腾狙击MSN。一种新的经济业态在全国方兴未艾,“草莽创业”成为潮流。这些人,都是边折腾边成长。
1980年出生的人,2015年35岁。这一年,东莞将近4000家工厂倒闭,以电子行业为首的生产制造业企业成批量倒闭——诺基亚关闭东莞工厂,宝成搬迁东南亚,富士康设厂印度等等。中国产业转型迫在眉睫,人才更新换代加速。东莞于2015年8月发布了《东莞市高新技术企业“育苗造林”行动计划》,大力扶持高科技产业发展。到2017年,东莞已为高新企业减免税额约28.03亿元。一方面高科技人才涌入,一二线城市产业洗牌,另外一方面工人返乡就业,催生下沉市场。
从1960、1970、1980年生人的35岁可以看出——危机边上,往往有银色的光。一些产业衰落,一些产业兴起。每一次危机背后,都有一股更强的力量崛起。
就个人而言,外在的危机也可以是内在的动力。面对挫折,有些人会绕着走,但其实你在这家企业遇到的挫折,如果不改变自己的做事态度、不提高职业技能、不会圆通与人相处,可能换一家企业也无济于事。
反之,如果把挫折当成对自己的历练,让更强大的自己战胜现在的自己,继而提高自己能量层级,起起落落间,人生的曲线也可能不断向上,最终构建出持续竞争力。
最后给大家提供一些小tips,以应对不确定的生存环境:
1. 分清裁员和优化的区别。很多企业在年底都会裁员10%左右,年年如是,这是一种正常的人员优化。因此,不用惶恐不安,天天处在焦虑中,仿佛企业要不行了。你只管在企业好好做事做人,即使业务线调整,公司也会留下能干的人。
2. 不要抱着侥幸心理。其实大多数企业在裁员之前,都是有征兆的,比如企业业务发展不利,员工很长时间没有活儿干。企业作为盈利性组织,不可能一直养着闲人。太闲了,就说明你不重要。这个世界,忙的人更忙,闲的人更闲在,而公司不会让一个能“忙着”的人“闲着”。
3. 别说“都行”。都行意味着啥都不行。一些员工也许会说“公司让我做啥我做啥,就是别让我飘着”。其实,不是公司让你做啥,而是你能做啥为公司带来收益。只有提高自身竞争力,才能让“活”不请自来。有些活非你不可,这时候,你就站稳脚跟,成为了公司中坚力量。
4. 承认在这个不确定的时代,“缩招”和“裁员”是企业发展正常的规律。即使有一天,你的工作、生活不如你所愿,也要保持乐观心态。很多人都是悲观的乐观主义者。悲观,是短暂的情绪宣泄;乐观,是对自身实力的肯定。
5. 关注个人发展。也许有些人会说,我要深入一门,不断钻营,成为专家。这种情况是在你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擅长什么、什么能带给你收益情况下的选择。注意这里的关键词,收益。如果一份工作不能满足你基本生存需要,那么坚持情怀不如顺应潮流。
现如今,很多行业洗牌,原行业的经验已经无用。马云曾说,不要去从事“能被机器轻易替代”的工作,那些仅仅通过重复性的练习就能习得的工作技能,在未来一定会被AI所取代。这时候,你必须果断放弃第一曲线,通过不断学习、探索新知,去挖掘第二曲线。
快速浏览了三位经济学家的研究成果及其文章,结合自己对贫穷的理解,总结了五个核心问题:第一个问题:贫穷的根源不是懒惰,不是愚蠢,不是享乐主义,而是环境。今日中国,绝对是以成败论英雄的社会,而且人们衡量“成功”的唯一标准就是获得财富的绝对值。人们仰慕和推崇财富的多寡远大于对“取之有道”的遵循。不管你是谁,用何手段,只要获得了财富,你就有资格站在社会理论的制高点上,对穷人进行说三道四。在这些所有的指责中,说穷人懒惰愚蠢不思进取可以看作是社会对穷人的“共识”。然而,正如本平台上期描写重庆“棒棒军”生存状态的文章所述,那些穿梭在重庆大街小巷的“棒棒”,中国大多数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长期白天黑夜地行驶在公路上几个月也见不到自己老婆孩子的卡车司机,常常凌晨三点就起床甚至连续三四天都倦缩在运送蔬菜汽车吃泡面冬天冻得像狗一样的菜贩子夫妇,游离于城市繁华之外每天深陷入钢筋混泥土10多个小时的农民工……难道他们贫穷是因为懒惰吗?三位大师认为,由于穷人缺少正确的信息,所以穷人很难做出正确的决定。还有,穷人得到的社会服务很少,政府政策的错误是他们致贫的主要原因。贫穷限制了人们的想象力。生活上的贫穷遮蔽了人的眼睛,限制了人的眼界,让他看不到温饱之外的东西。而思想上的贫穷,则会限制了人们的大脑——不仅仅是穷人的大脑,而且包括认为懒惰是贫穷根源理论者的大脑。使他们没有机会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于是,贫穷是因为懒惰——谬论被重复一千次就变成真理。可以称得上是中国特色。第二个问题:为什么穷人花钱看起来比富人更大方?一个普遍的现象就是,有一些人虽然很穷,但花些钱来往往很大方,到底是何种原因?对于这个问题,小编曾在多篇文章中都有提及,因为这个现象在农村非常普遍,也是“中国人过上富裕生活”的一个有力佐证。比如与刚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相比,表面上看,农民的生活改善不了少,原来的破瓦房换成了新的砖房甚至楼房,原来连自行车也买不起,而现在摩托车甚至小汽车都很多普遍。但由此就说明这些人脱贫了吗?以官方的标准看,当然是,但小编不以为然。因为以前大家普遍贫穷,可供消费的物资都在最基本生活层面。但是现在除了吃穿之外,附加在生存必须品之上的外在消费层出不穷。所谓物欲横流,自然穷人们也不例外。于是你追我赶,你家有的,我家也一定要有。所以外出打工的农民工,宁可负债累累,也在把房子盖漂亮,借钱也要买上一部车来武装生活。这样做不光是为了“面子”,也是为了里子。因为不这样,可能连媳妇也找不到。所以,他们贫穷的本质没有变,只是被一些表象所掩饰而已。三位经济学家认为,因为穷人的生活压力更大,烦恼更多,而任何人对于烦恼都需要释放。于是,穷人更需要高频低效的消费来缓解生活压力,或者说他们为了缓解内心的困顿而超负荷消费。正应了中国那句古话,越是缺少什么,越要表现什么。第三个问题是教育。由于穷人生活压力大,而且几乎所有的时间都是为了最原始最基本的生存而忙碌,根本没有时间用于学习。于是就陷入越穷越忙越没有时间学,越忙越穷越无力学习。这一点很好理解。问题的严重性更在于,如果仅仅是大人没有机会接受教育也就罢了,因为贫穷,他们的子女早早地就失去了受教育的机会。这在中国农村是非常普遍。尽管我国早在十年前免实行了免费义务教育,但由于教育资源分布的不平衡,尤其是最近几年一阵风的撤点并校,大量的乡村小学消失。那些原本在自己或附近村子可以上学的小孩,现在前往更远的县城。于是,寄宿费,择校费,补课费,家人的陪读费,以及更多不能摆到桌面的费用,根本让穷人家庭无力承担。加上大学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公平,在明明知道上学无望的前提下,很多农村家庭只有草草了事,让孩子早早地加入打工行列,自然而然地实现了贫穷的继承。由于生存压力巨大,又找不到更好的缓解压力的方式,于是像抖音、快手、以及拼多多这种以吸引人的低级趣味的手机应用大行其道。经济学家解释说,穷人无暇顾及教育,穷人需要更多的舒缓压力。第四个问题是医疗。这三位经济学家认为,穷人在医疗方面的支出占比也是非常高昂,甚至还会高于富人。这暴露究人抗风险能力的远远低于富人。穷人通常是小病靠抗,就医频次很低,而且几乎没有疾病预防的概念。表面看起来了医疗费用少甚至不花钱,而实际上穷人一旦就医,基本上都是重大的疾病,甚至是绝症,治疗费用极高,而且康复概率也很低。这种重治疗轻预防的习惯,不仅让穷人更穷,而且让他们的身体饱受摧残。身体健康是穷人最核心的资产,但他们无力保养。一旦身体垮了,此生的所有希望都将在瞬间化为泡影。这一点,中国农村的例子数不胜数。由于在中国农民是二等公民,在医院看病报销比例和城镇居民不同日而语,这方面中国的农民更具代表性,多少个勤俭持家的家庭,就因为一场大病而重新回归一贫如洗。第五个问题社会服务。这几位经济学家认为,穷人比富人更难获得的贷款。因为他们需要支付远远高于富人的融资成本。富人有很多抵押品,而穷人却一无所有。而银行,用中国人的话来说,就是只会锦上添花而不会雪中送炭。没有贷款,得不到社会服务,让穷人再次失去翻身的机会,穷上加穷。在中国,尽管很多地方政府也推出无息或者低息贷款,但由于手续庞杂,运作套路太多,很多真正的穷人只能望之兴叹。虽然有中国金融服务公司也宣称自己是普惠金融,什么村镇银行等,但美丽的外衣下,不少在玩着高利贷的把戏。越是有钱人越能从银行和金融公司获得贷款,越是穷人,由于面临“三座大山”和“三条毒蛇”(白蛇青蛇眼睛蛇——周孝正语)压力,他们省吃俭用地把钱存在银行里或交给理财公司,但专家们创新出一个P2P,就可以让穷人的棺材板也赔个精光。辛苦了一辈赚来的一点养命钱,不知不觉中成了别人的韭菜。 《贫穷的本质——我们为什么摆脱不了贫穷》这本书,将贫穷的原因从食物、健康、教育、生育、保险、信贷、储蓄、工作、政治参与等多方面,深入探讨了穷人的生存选择,突围以及援助制度对穷人的意义。这本书的最大不同在于,它刷新了主流社会了从前将贫困人口说成是社会的负担,认为援助越多穷人的依赖性越强,外部援助不能改变穷人生活的观点。主流社会往往认为穷人的穷是因为思想根源,穷人懒惰和行动能力差。这部著作用大量的资料,通过严密的论证,批评了这些居高临下的何不食肉糜式的观点。三位经济学家认为,所谓穷人的没教养,懒惰,愚蠢,都只是主流社会推卸责任的托词。而医疗、教育、融资、准入等各方面远高于其他群体的社会环境摩擦成本,才是贫穷的根源。
见惯了假话套话屁话满篇的中国经济学文章以后,能读到这样一部一针见血的作品,可谓酣畅淋漓。正如小编行文开头所提及的,当一个社会把财富作为划分人等级的唯一标准时,那些即使依靠掠夺和欺骗掘得大量财富的人,不仅可以摇身一变成为“发展经济学”的理论制定者,还会还站在道德的制高点,对穷人进行一番如此这般的奚落。然而,贫穷不是原罪,不应该成为被蔑视和训斥的理由。财富也不是能力的必然证明,更不是合法的证明。相对而言,只有灵魂的高贵,才是人类社会区别其它群体的根本所在。这本书还指出,多年来的很多扶贫政策大都以失败告终,原因就在于人们对于贫穷的理解不够深刻。这本书致力于为政策制定者,慈善家,以及政治家即所有希望天下脱贫的人提供指导意见,帮助他们寻找经得起检验等扶贫方案。有趣的是,国内某大学教授对此评论认为,经济学家只是从经济方面考虑贫困问题,但贫困还是社会问题、文化问题、政治问题,归根结底还是人的问题,是人的身体、思想、教育、训练问题,是人的理念与实践问题。他认为中国党和政府在解决中国贫穷问题上厥功至伟,比这三位经济学家强多了,诺贝尔经济学奖应该颁给中国政府。相对中国经济学家扎堆研究财富的奥秘,整天在权贵富豪政要名流圈子里讨论土地财政及房产走势,以及资源配制,杠杆理论,供给侧,P2P等的概念,这三位经济学家深入全球五大洲的贫穷区实地调查研究,就足以体现他们作为经济学人的人文关怀。一句话,这本书值得一读。虽然《贫穷的本质——我们为什么摆脱不了贫穷》书是为政策的制定者或NGO组织写的,但小编认为个人更应该读读。这本书没有一般经济学常见的各种图表与统计分析,更多的是各种实际案例,非常通俗易懂。如果中国穷人读它,可以帮助分析自己贫穷的根源,尽快摆脱贫穷环境。中国富人——尤其是理论或政策的制定者读它,则有可能帮他们找回良知。
人们由于找不到自己,会把自己相信的某个思想等同于自己。所以,当你和别人辩论这个思想是否正确的时候,你根本不是为了这个思想辩护,而是为了自己的尊严,为了自己的存在而辩护。——李善友如今,很多大学都将逻辑学列为选修课。当年,我们还是年轻人时,在头脑最好的时候,没有接受基础的逻辑教育,不得不说是一种莫大的遗憾。如果我在20岁能接受逻辑教育,我坚信我的人生将会有很大不同。
维特根斯坦曾说,命题能够表述整个实在,但它们不能表述它们为了表述实在而必须和实在共有的东西 --- 逻辑形式,它属于“不可说,而是显示其自己”的东西。
就好比,你在水里,你不会知道水是浑浊的,你必须从水里跳出来,从空中回望,你才能看到它的结构。
所以,我们要通过逻辑的眼睛反思思维的结构。
归纳法的谬误,是用过去重塑现在
一般而言,有三种逻辑形式——归纳法,演绎法和纯逻辑。几何学,数学这些都属于纯逻辑。在日常生活当中,我们使用更多的是归纳法和演绎法。
归纳法是人类最基础、最常见的用智方式,借助感觉和经验来积累知识,即从具象经验中归纳抽象知识,从特殊到一般。
基本分为两类:
● 空间性归纳。例如,在欧洲、非洲、亚洲看到的所有天鹅都是白色的,所以就认为,全世界的天鹅都是白色。
● 时间性归纳。例如,在过去经验里,太阳总是从东方升起。所以,将来太阳会继续从东方升起。
几千年来,我们一直使用这个简单的归纳推理,99%的人类知识建立在基于经验的归纳法之上。
创业者拿着商业计划书去见一个投资人,里面一定有很多条昂扬向上的曲线——用户数、收入、利润均保持增长状态。那么,支持这条昂扬向上曲线背后的理念是什么?归纳法。你告诉投资人,企业过去是昂扬向上的,言外之意,未来企业还会继续昂扬向上,请投资人放心投钱。
哲学家休谟是历史上第一个提出归纳法谬误的人。他说,即使所有前提都正确,结论依然有可能错误。
为什么?王东岳在《知鱼之乐》里写到,你毕竟不能一一考察世间所有天鹅而穷尽之。因此,作为一项证明,它是完全无效的。
归纳法只能证伪,不能证明。证伪意味着,你只要看到一只天鹅是黑色的,那么全世界所有天鹅都是白色的这个假设就被你推翻了。
“归纳法谬误”的本质是:把一定时空边界之内的小样本概率,推而广之为整类事物超时空所共有的规律。
▍连续性假设,未来和过去一样
破界创新的第一要务,就是打破事情背后的隐含假设。
休谟发现,时间性归纳法需要一个重要的“隐含假设”:“未来和过去一样”,或曰“连续性假设”。从我们过去的经验里,太阳总是从东方升起,然后你宣布说,将来太阳会继续从东方升起,这中间似乎缺了一个前提——未来和过去一样。这就是连续性的隐含假设。
在商业世界里,最重要的一个词汇就是经验。经验就是归纳法。你之所以相信经验,就是因为你相信未来和过去之间存在连续性。当产业变化缓慢时,产业周期即为连续性,归纳法最有效率。这种状况下,通常可以根据过去的趋势和平均值来预测未来。
但产业发展并非总是连续的,当遭遇非连续性时,由于产业曲线本身的变化,两条曲线的性质和趋势完全不同,此时以往数据不但无用,反而有害。
第一次工业革命,60年不变;第二次工业革命,30年不变;而在今天,如果你用上一个周期的数据来预测下一个周期,用归纳法,用经验,就会有问题。
由此可见,当发生重大变化的时候,越是拥有丰富经验的人,表现就越拙劣。
大家看下图的第一反应,“哇,一个大胖子!”可是这个人通过哈哈镜,看到的却是一个健硕、性感的自己。
所以,你总是看到自己想看到的东西,用你旧有的思维方式来扭曲外在的世界。
什么叫逻辑反思?所谓逻辑反思就是反思一下这个镜子,如果你这个镜子不改、不置换的话,你所看到的世界就是你过去的回忆,并用它来重塑今天这个时代。
当遭遇非连续性节点时,我们怎么办呢?
1. 同一通道之内的增长,在第一曲线之内,用归纳法最有效率;
2. 转换到另一个通道,遭遇非连续性,不知未来去往何方,必须运用演绎法。
演绎法,从已知到未知
演绎法来源于古希腊。古希腊人认为真正的知识是本来就有的。演绎法的优点:可以从已知推出未知,称为公理或逻辑奇点。
亚里士多德把“逻辑”定义为“必然地导出”。日常生活当中,我们很容易从A没有道理的就跳到了F、 G。而逻辑要求你——从这一步到下一步之间要有夯实的支撑,你能够走过去,那个东西叫必然地导出。
亚里士多德只相信演绎法,演绎法的其中一种形式是三段论:
大前提:所有的人都会死;
小前提:苏格拉底是人;
结论:苏格拉底也会死。
从三段论可以看出:如果前提正确,结论一定正确,这里有一个必然地导出,叫做保真性。
从大尺度来看,在中国农业文明时代,我们是技艺思维,即“操作上的试错法”,实践操作在先,出现重复的经验,将它提炼出来,指导未来的实践。这样做的好处是:从经验中归纳知识,速度快;坏处是:领域依赖性,不可迁移性。
从本质上看,归纳法不够深入,在换了一个领域后,就很难迁移。
为什么我们古代能发明火药,将它用做鞭炮,却无法用做枪炮?因为从鞭炮到枪炮之间,我们所具备的知识不可迁移。要迁移过去,必须往下挖,挖到数学、物理、化学,才能制造出枪炮。
▍可证伪性,猜想与反驳
“哲科思维”一言以蔽之,叫假设与证明。假设在先,实践证明和检验在后。当你证明一个事物是错的后,必须提出新的假设。
所以,科学哲学家波普尔把科学的进步过程提炼为“猜想与反驳”,我们将它称之为逻辑变革或破界创新。
可证伪性,是区分科学和伪科学的第一指标,是一个人面对理性所保持的那种态度。
波普尔说不可证伪的都不是科学,他挑战弗洛伊德,挑战占星术。现在年轻人都喜欢星象学,觉得星座很准。别人拿出一个星座特征卡,读出来,问你像不像。你说,哎呦太像了,跟我简直一模一样。我向你保证,假如你是双子的,他拿出个金牛的读给你听。你也会说,像。它不具备可证伪性。
斯坦诺维奇在《这才是心理学》里面举了个小例子,小精灵假设。他说假设人的脑子里有两个小精灵,他们控制了你一切思想和行动,你会好奇“我怎么能找到它们呢?”你找不到它的。因为你一旦去找它,它就知道你在找它,它就藏起来了。
所以,你永远无法证明这个理论是对还是错,你连找到它的可能性都没有。
一个人把自己的理论武装到这个份上的时候,它就不是科学了,因为你自我保护性太强。例如,有个格斗狂人徐晓东,今天说要挑战这位,明天说要挑战那位,结果没几秒钟就被人家给打倒了。事后还嘴硬,说我之所以被他打倒,是因为我不能用内功,我一用内功,这小子就会死掉了。那你到底有没有内功啊?我有啊,只是不用而已。这不具备可证伪性,是狡辩的态度。
敢于承认“我错了”
可证伪性是个哲学概念,应用到我们的日常思维,就叫——我错了。你一旦将这三字说出口时,你就获得了某种自由。
人们由于找不到自己,会把自己相信的某个思想等同于自己。所以,当你和别人辩论这个思想是否正确的时候,你根本不是为了这个思想辩护,而是为了自己的尊严,为了自己的存在而辩护。
我错了,是什么意思?就是告诉你,我和我的思想之间可以脱钩。卡尔·波普尔认为:能够认识到并承认自己错了,是证明一个科学家仍旧还是科学家的标志。如果一个科学家年老成为尊,成为权威以后,就变成一个不可挑战的人了,这个人就将不再是科学家,而是个教主。
科学家的标志就是随时承认我是错的,只要你拿出证据证明我错了,我就认错,因为承认错误可以帮助我前进。
在生活中,能够认识到并承认自己错了,是证明一个创业者仍旧是创新者的标志。
87岁的巴菲特在2017年的股东大会,当着全球4万多粉丝的面承认:投资IBM是我错了。错过亚马逊因为我太蠢。没有买谷歌股票是一个失误。旁边93岁的芒格补充道,贝索斯就不是人,他就不是人类的思考方式。
试想一下,87岁和93岁的两位股神当众说出“我错了”的时候,这会不会影响人们对他们尊严的判断?不会。反而你会看到一种自由的状态,说明他还在创新,还能进步,没有任何东西能将他束缚。
现在有的老板说,我的战略肯定没错,是我手下执行不好,最后出的问题。他永远不会说这是自己的错误。这就是拒绝可证伪性的人。
一个组织最大的成本就是尊严和面子。领导就是不能犯错!如果领导人犯错了,面子没有了,尊严没有了,地位也没有了,就像天塌地陷一样,这是最糟糕的事情。
其实发现错误,改就行了。如果发现错误,不但拒绝停止,而且继续追加投入!那么保护面子的成本将比解决问题的成本大得多,这就是承诺升级效应。
查理·芒格说,如果哪年你没有破坏至少一个你最爱的观念,那么你这一年就算白过了。也就是说,如果某一个观念,你过于相信它,相信它都变成常识的时候,它就绑架了你。芒格在1995年,71岁时演讲心理学,十年以后,81岁的老爷子亲自动手将这个讲稿修改为著名的“人类误判心理学”。芒格认为81岁的他能够比10年前做得更好,原因在于:“我当时的知识没有现在丰富。”
这跟大多数人前半生拥有了某种观点,后半生用自己的生命去维护自己的观点,形成鲜明的对比。
所以,你至少应该每半年或者一年做一次大升级,并在每个季度都留几天时间,给自己思想洗个澡,反思一下——自己有什么地方可能错了。最后你会发现,你的进步速度会越来越快。
上帝视角看自己,用思想拷问思想
不管是归纳法,还是演绎法,与其说我们拥有了它,不如说,它也反过来拥有了我们,让我们扭曲地看待这个世界。
这会产生一种无意识的思想禁锢。这个禁锢可能影响在你工作、生活中的各种场景。
所以,对我们来讲,要想不断成长,就要打破这种禁锢,这中间需要两个步骤。
第一步,暂缓评判。大家看下面这张图,我们的第一反应是“威廉王子为什么这么粗鲁地竖起中指呢?这太不雅观了”。
但是,Hold住一会儿,暂缓评判一下。当你换个视角,你会发现,情况和你刚才的认知迥然不同。
这种方法我称之为,“从下”。当我们无意识的立刻评判时,能不能先深呼吸一下,暂缓评判,哪怕只是暂缓一两秒钟,这可能都足够了。
有时候当我们发火的时候,我们会更加下意识地评判别人。他就是在搞我,就是对不起我。然后,我的那个火气“噌噌”就上来了。这时候,我们能不能暂缓哪怕两秒钟呢?看一下是不是还有别的视角呢?他挑战我的同时,他的发心、动机是不是在帮助我呢?虽然形式上,让我有点难受,但动机是不是在为你好呢?
所以,暂缓评判,让子弹飞一会儿!换个视角看问题会让你看到更完整的真相。
第二步,暂缓评判之后,我还是没看明白到底怎么回事,这时候我们可以通过逻辑的反思来进一步地打通这一点。所谓逻辑反思就是我的思想并不等于我。我用思想拷问我的思想。
你可以想象一下,我和我的思想目前是合二为一的。如果我把“我”从我这个身体里抽离出来,用一个旁观者的视角,来分析正在思考事情的那个我。这时候,我就会用一个新的思想,来拷问目前正在运作的这个思想。
所以,让我们用上帝视角再看回自己,用思想拷问思想。
▍京东,不惜亏本也要做图书
京东商城的发展,也是在不断拷问现有策略的历程。
2004年,开始做电商、做数码。然后逐步扩展品类,开始做3C,即将计算机(Computer)、通信(Communication)和消费类电子产品(Consumer Electronics)三者结合。一直到2011年,它的3C已经做得非常成熟,处于垂直电商行业领先地位。
但这时候,刘强东做了一个重大的商业决策——开始做图书业务。刚开始几乎遭到所有人的反对。因为图书的客单价实在太低,一台电脑5000块,图书最多50块。同样的物流,同样的客服人员,同样的平台,同样的固定成本投入,对于图书来说,实际上是做得越多,亏得越多;而且,今年亏,明年可能也会亏。
这时候,刘强东说,“就是亏本,我也要做图书”。虽然做垂直电商是不错的一个选择,但是未来和过去,和当下是不一样的。
在未来,垂直电商的整个价值链发生了一个变化。我做电商是从上游的供应商拿到货品,然后通过我的平台和物流配送给终端电商的用户。未来这个变化很可能会发生在终端的电商用户——他的需求发生改变,从而使整个价值链发生改变。
在未来三到五年,很可能我们的终端用户,想在一个平台买齐所有东西。而不是买电子产品到一个平台,买服装又到一个平台,买图书再换一个平台等等。这会使消费效率很低、很麻烦。所以最好就是,一个APP、一套账户与密码、对一个平台的信任,一站式搞定一切需求。
如果终端用户是这个需求,他一定会倒逼着电商改变赛道,使之在未来出现一体化综合电商平台。而这个平台将来很可能会将垂直电商平台收购和兼并。这个赛道的终局是:赢者通吃,或者仅剩几个寡头。
所以,消费者需求,实际上就是判断未来和当下、和过去不一样的地方。
刘强东在他的自传《刘强东自述——我的经营模式》写到,最开始团队内部也是不赞成的。因为分工不同,他们常常只是基于自己那一部分的事情去考虑,所以有些事情我能看到,他们看不到。
最后给大家留一个思考题:请列出过去一年,自己成功地“破坏掉”的一个旧观念。有吗?